书名:你没有退路,才有出路
作者:李尚龙
没有人天生注定是什么样的,
尤其是年轻人,
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可以被重新塑造的。
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综合自己的实际应用经验,写了本书,叫《把碎片化的时间用起来》,书里说:现在人们所做的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碎片化时间,此时,人们的时间管理策略也需要改变。
增加碎片化时间的价值,同时,减少被打扰的次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心流”。
所谓“心流”就是一种状态,人们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种沉浸其中忘我的状态。
心流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
第一,高手的心流都很长,他们一般不会轻易被打断。
第二,心流可以通过训练变得更长。
争夺注意力是一切商业活动最底层的逻辑。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个角色,很坏的查尔图,就是个很有趣的笨蛋,把知识学到死的典型,他的演讲稿被别人换了词,他还是照着念。
同样是知识,死记硬背和活学活用真的不一样,你需要让学到的知识变为你身体的一部分,然后让它生根发芽。
五月天有句歌词:“就算你买下全世界的钟,也停不下一秒钟。”
生命有限,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加倍珍惜。
这是一个需要跨界的时代,更是一个专业与专业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高手,一定是具备跨界学习能力的人。
这个时代需要年轻人做两件事:
第一,学会跨界,多掌握几门技能,为更好的跳槽做准备。
第二,学会把这几门技能运用到各自的领域,成为复合型人才。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里第一次写了“斜杠青年”这个概念。什么叫“斜杠青年”?就是一个人兼顾多份职业,比如介绍李尚龙:作家/老师/导演。如果有一天,我不能讲课了,也不会饿死,因为我还有两个技能可以让我生活下去。“斜杠青年”是对喜欢工作的一种衍生,对不喜欢工作的一种补充,对不稳定生活的一种保护。
聪明的人利用稳定的工作保证满足温饱,用下班的时间打磨兴趣爱好,让它变成自己的第二职业。
有稳定工作的人,千万别着急辞职,要培养离开稳定工作的能力。
人的大脑有个特点,左脑主要负责抽象、理性,右脑主要负责艺术、感性。
大脑劳作是可以和身体运动切换的,这样的放松锻炼,比睡觉有效多了。有一本书叫《运动改变大脑》,里边说,运动可以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对大脑都是有好处的。
当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就只需要就只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说出来就是演讲家,写出来就是作者,拍出来就是导演,其实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知识储备。这是核心,其他的只是表达方式。
跨界的前提:在自己的本职领域做到顶尖水准,再去尝试别的。
成功的跨界是你把这件事做到足够好,发现没有提高空间了,踩着自己的技能飞到另一个领域去。
跨界的前提有两个:
第一,要全力以赴,到了尽头再转换,不要干两个月就跑去换其他职业,那才不是斜杠,那是诈和。
第二,要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刚进入一个行业时应该做的事情:做一只苍蝇,蒙头乱撞,最后你总能找到出口。当你找到出口后,再朝着光飞,这样你就能很快成长。
在一个行业想起步,无非是要不停地读书,阅读和这个行业相关的图书,向这个行业有资历的人学习。
其实,这个社会上不存在完全的跨界,因为万物都是相连的。一个理科生,难道一点历史、政治、地理知识都不知道吗?一个艺术生,难道一点化学、物理、生物知识都不清楚吗?
宋方金老师的书《给青年编剧的信》里写的一句话:
讲故事是我们这群人的宿命,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甚至必须抱有更大的野心,给上帝讲一个故事,跟他老人家捉迷藏。
科学家用数学、物理与化学猜测上帝的头脑,我们用故事、人物与情感来猜想上帝的心意。
这世界绝不是无缘无故,必有一个终极答案以两种形式分别藏在科学或者艺术之中。
我们追随在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大仲马等讲故事的人的身后,跟爱因斯坦、牛顿和霍金这样的科学家赛跑,看谁能先猜出上帝的答案,来到上帝的面前。我希望我们讲故事的这边能赢。
人的大脑有两种模式,第一种叫专注,第二种叫神游。
要知道,进化不是由谁设计的,而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自身发生的变化。
一个叫左前额叶皮层,它负责的是深度思考,也就是针对特定的问题,调动专门的知识。
另一个关键区域是我们的右脑,它负责的是联想思考,也就是把一些原本不相干的想法连接在一起,碰撞出新的可能性。
只有你放松甚至走神的时候,右脑反而才会更活跃,这些联想才会自动发生。
断掉没有必要的情欲,舍去没有意义的物品,离开无法深入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