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都觉得我老爸这个老头很可爱,只有家人才知道,他老人家不是可爱,是越来越可爱,准确的来说,是越老越可爱。
年轻时可不是这样的。
在家里,他打个喷嚏,小的们都会颤抖一下。
莫言在《我的父亲》里写道:“父亲读过几年私塾,蒙师是我们邻村的范二先生。我听祖母说过父亲因调皮被范二先生用戒尺打肿手掌的事。祖母说父亲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死这个老混蛋”。
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
——多严肃的父亲也是从天真、调皮甚至有意不循规蹈矩的童年走过来的。
我的老父亲童年和少年时期断断续续读过几年私塾。为什么是“断断续续”而不是一口气像我们今天这样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直到顺理成章走上工作岗位?
父亲特别讲过那一段来之不易的学习经历。
莫言写道:“在我参军离家前近20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其实他轻易不打人骂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
估计很多人的童年也是如此吧,家里的父母扮演着不同角色,一般来讲大多是“严父慈母”,父亲的威严不光是孩子们怕,很多做妻子的一生都在丈夫面前谨小慎微。哪有现在的女性硬气!
记得有次家里来了客人,父亲让我招呼客人,我正在为小朋友借书不还生气,嘴上喊了,但模样却气鼓鼓的,父亲背着客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拍了我一下。巴掌落在屁股上,并不疼,但教育的震慑力却延续了终身。
如果说自己一直很努力很上进,小有所成的话,与莫言所说的“如果没有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不好说”一样。
今年三八节,九十高龄的老爸第一次给他的几个儿媳妇分别发红包并写了一封“慰问信”,乐得他的几个儿媳妇开心的不得了不说,全家大大小小的人都为老人家的与时俱进点赞不已。
老人家问我:没有微信,能不能通过电话号码发红包呢?
我一愣,开心地哈哈大笑,夸老爸思路灵活,给电信和移动提了一个赚钱思路。
当我说,现在还不行,只能通过微信发红包,要么就是现金红包。
老人家很信任我,让我代他用微信红包及时把三八慰问金发出去,还说一定要把代付款给我。
我正谦让呢,老人家说:对了,我还要给几个女儿写一封三八慰问信呢!
我赶紧把喜悦分享给妹妹们,大家都说:红包就免了,慰问信慢慢写,我们等到起拜读。
老爸很开心,神情里明显有些得意。
是呀,越活越有趣,这样的老人,不光小辈们喜欢他尊敬他,连老人家自己也因为与时俱进和性格开朗,生活多了好多乐趣,也增加了晚年生活的幸福质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8299/636ef8b9605871f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8299/0aba80a2da3789b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