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是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
常因情志不畅、劳累、受凉、饮食无规律等因素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病痛。
胃反流和消化性溃疡病症是由于胃酸以及胃和十二指肠内部制造的保护性黏液失衡所致,
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
情志不舒畅,肝气横逆犯胃,
过食生冷或饮食不节,
食滞内生热,
饥饱失常,
脾胃虚弱,
或外感寒邪犯胃都可以导致胃脘痛。
本病以剑突下疼痛为主,胃溃疡多为餐后上腹正中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上腹部偏右痛,
肝气犯胃见胃脘痛,两肋涨闷,打嗝嗳气吐酸,肝火耗伤胃阴,入食易痛,口干苦,吞酸、便秘,寒邪犯胃胃脘痛,畏寒喜暖,得热则减,痛有定处,入针刺刀割,脾胃虚寒症见胃痛隐隐,喜暖喜按,遇凉加重,受凉劳累易发病。
刮痧治疗以行气解郁,补脾温中,和胃止痛为主。
【刮痧部位】
上腹:和胃止痛
背部:通络止痛
胁部:疏肝解郁
【刮拭穴位】
中脘 足三里
内关 脾俞
肝俞 关元
天枢
【经络走向】
1、上脘至下脘
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这三个穴位都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下脘穴位于脐中上2寸,中医认为下脘穴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化滞的功效。
中脘穴位于脐中上4寸,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对于一些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保健功能。
上脘穴位于脐中上5寸,刺激上脘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经常按摩可以避免因饮食过快造成食物积于胃部,对食管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能够加快身体代谢,加速血液循环,达到调理胃病的目的。
这三个穴位是中医当中治疗胃病、养护胃腑的重要穴位,经常刺激按摩这三个穴位,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养胃之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