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技术人员的黑话我不懂,你能不能用人话给我说清楚什么叫‘网电移一体’?”一位业务线的大佬对我说。
这是我经常遇到的挑战。我每年几个亿的IT预算都得这些业务大佬的认可,所以我必须向他们说清楚每个项目是干嘛的。
我口干舌燥地说了半天,得到的回应是这样一句话。这不能怪他们,技术对于业务人员来说永远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所以,我开始采用对方相对“熟悉”的东西。

我知道这位大佬很喜欢看战争片,于是采用类比的方式:比如说一个航母编队要出去打仗,光靠海面舰艇是不行的。二战的航母对决最后基本都是靠飞机来解决战斗的。而现代战争要提前发现敌人,还需要有侦查卫星。
所以,网电移一体战术就是海空天一天战术:
网(网站)就像航海,在海中撒网捕鱼;
电(电话)就像航空,我们的电话销售就像飞机抵近作战一样;
移(移动互联网)就像航天,可以低打扰地接触客户。
业务大佬哈哈大笑,爽快地签了字。
不仅是说服别人,我们自己学习思维模型也可以用类比法来将理论进行内化。
内化的另一种方法是:用“重复”提升“速度”,就是不断重复地应用思维模型,来提升应用的速度,包括做思想实验、反思回顾和举一反三。
我们可以每周做一次思想实验,根据最近遇到的问题推演用哪些思维模型可以应对,然后在践行后进行反思回顾,看看偏差在哪里,这样就会对思维模型的应用更有体感。
举一反三,就是为了掌握一个思维模型,我们要把它至少变换3个不同的场景应用。
比如复利模型,我们都知道一般是用在投资上,但其原理就是对某一种东西进行反复投资,产生指数级效应,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在时间管理、学习、人脉上。
当我们不断操练思维模型时,我们就会走过思维内化的5个阶段:
1. 不知不觉:自以为学会了,到该用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
2. 事后诸葛亮:事后才想起来应该用哪个思维模型;
3. 中途掉头:做事情做到一半想起来用;
4. 刻意为之:一开始就想到用;
5. 回到不知不觉:用了自己也没感受到,已经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应。
关注我,每天收获一个新知;
转发它,让更多朋友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