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散文游记·连载
10月8日(1):鄱阳湖口石钟山
上午9点,我们再一次登上客轮,继续长江之行。
没想到,九江至南京的客轮如此拥挤,到下层五等舱看了一下,挤满了人。如若我们不幸是站票,那如何受得了哦。阿弥陀佛——阿门——
客轮开出大约一小时,右前方江岸出现一处不很宽的湖口,待客轮驰近湖口向南极目眺望,水天一色,烟波浩渺,这就是著名的鄱阳湖了。总算一扫在庐山没能到含鄱口观鄱阳湖的遗憾。
鄱阳湖(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纳境内赣、抚、信、饶、修等五大水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若泛舟湖上,可见其水势浩瀚,渔帆点点……又是臆想呢。
若泛舟湖上,可见其水势浩瀚,渔帆点点……(图片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在湖口右边,有一突出的山峰,是实实在在地美——依江临湖,树木葱茏,亭台殿宇,气势雄伟。这就是著名的石钟山胜境了。为何说是胜境?小小石钟山,高约60米,却因一篇《石钟山记》而高入云端,甚至进入了《古文观止》(清人吴楚材、吴调候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呢。
石钟山(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古之石钟山,传说甚奇。玉帝为建凌霄宝殿派大力士筹办两石钟,寻三山五岳始得两座形声如钟之石山,挑石钟人途经鄱阳湖口,桑树扁担断而将两山遗落湖口,上者为上石钟,下者为下石钟。
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写的《石钟山记》,是游览了下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其文章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堪称典范。文中叙述了北魏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山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桴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韵徐歇”。文中还记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苏轼长子)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捉人,打人)”,“余方心动(心惊)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形容钟声洪亮)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裂缝),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波浪激荡)而为此也。”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石钟山在文化史上名垂千古,而在战争史上,也不枉自是兵家常争之地。石钟山地处险要,北扼长江,南锁鄱阳,自古有“江湖锁钥”之称。三国周瑜练过水兵,元末朱(元璋)陈(友谅)争胜出没无常,清“湖口大战”曾国藩曾受石达开攻击溃不成军。
从客轮高处眺望,鄱阳湖口入长江处,清浊相交,连绵数里,形成一道天然的江湖分界线。据说,乘船南行,泛舟湖上,可置身(让我们再臆想一番吧)烟波浩淼,一望无垠间,碧波清风,飘然若游蓬莱仙岛,瞬间可达湖岛之大孤山(相传为唐代刺史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兵败后出家当和尚之处)。可惜哉,我们一晃而过,似白驹过隙也……
(待续)
注:此文(原标题《1983·秋,长江召唤,我们出发……》,为了标题更具时代背景,也更加含蓄和洗练,故改之)是记叙散文体裁中的游记,且是沿着时间场景顺序,以日记形式和场景变换为行文结构(进行连载);同时,为了使内容更加丰富,采取“时空叠加”的方式,加入了同一空间的不同时段的内容。
本文为作者断续历时11年于1994年底完成,然后压箱底25年;2019年第一次修改,增强了文中历史事实、时代特征、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史料性与真实性,尽可能做到顾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2020年6~11月第二次修改,对第一次增改再次补进文史地情内容,进一步加强了行游中从感受到感悟的内心演进,并修辞润色完善;全稿约8~9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