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批评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认识其真实价值的批评。与古代的心理分析不同,心理学批评立足于作品人物的心理分析,进而试图找出作者创作的心理机制与意识或无意识动机,然后再对作品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技巧、语言符号作出解释。
心理学批评虽然是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形成的批评模式,但这种批评方式或批评角度却是古已有之的。在西方,不仅英国经验派美学有丰富的心理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而且早在柏拉图关于文学创作中“迷狂”与“灵感”现象的探讨中,就已包含了心理学批评的内容。在我国,最早的“诗言志”说,直接涉及的便是文学创作的心理问题,一直到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严羽的《浪沧诗话》、叶變的《原诗》,以及诸如“虚静说”“性灵说”“神韵说”等都包含着敏锐而机智的心理学批评思想。我国古代批评中关于作品的形神关系、情理关系、言意关系、虚实关系等主张,也都与心理学批评相关联,值得发掘和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