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阳春三月的季节,都习惯性地把衣橱里面的围巾洗洗,晾晒在阳台上,任它们迎风招展,心情愉悦时再熨烫得妥妥帖帖的。自我感觉这是一件美好的事,如同定期清洗一遍自己过往的岁月。女人,有些喜好是固执的,甚至偏执得紧。
淡粉丝巾是从侄女准备扔掉的丝巾堆里捡回来的,侄女说,太粉了,不大适合我,但她可曾知道,再老的女人,有时也有悄悄的少女情怀。
第二条暗纹羊绒披肩应该有5年没用过了,一直压在衣橱的最下面,是十几年前从丽江带回来的,还有一把地道的羊角梳。侄女要了羊角梳两次都没给,不会给她的,这些不值钱的老物件儿是我心头的结,是那段岁月的物证,她怎会了解呢。就算去再远的地方,都会随身带着羊角梳梳头,已然成了一种习惯,不离不弃。
第三条字母围巾极其普通且廉价,是在群康路上的地摊买的。财大的两个大学生 ,一直在那吆喝,嗓子都哑了,看得出来是家境贫寒的娃娃勤工俭学。虽然是夏天,我还是摸空了口袋,买了。那时也是我最艰难的时刻,穷困潦倒,从她们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人在逆境中需要力量,哪怕微不足道的支持。字母围巾已经起球了,但一直用到现在,以便时时警醒自己,懂得珍惜。
第四条,来自南京的秦淮河边,格子围巾,是我比较喜爱的,中性化,透着强势,契合我的行事风格。生活逼迫我们去改变,曾经的那些及地的美丽的长裙只能挂起来欣赏,整天介地风风火火,再穿上它们,连自己都觉得怪怪的。有时,在老妈妈那里看到以前着长裙披肩长发的照片,如同在看别人,恍如隔世。谁不想温柔如初做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小女子呢。
第五条,嫩绿鹅黄,春意融融,在春熙路买的,不贵,稀松平常。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终归于泥土的朴实,不穿名牌,不穿金戴银,不招摇过市,不虚夸浮华,生活让我懂得了低调。
第六条,纯正的深蓝绒,我最中意的颜色。衣服、裤子、鞋子、包包都有不同的蓝,并不仅限于黑白灰三调。蓝色给人宁静致远的意境,沧海桑田,庆幸自己骨子里依然隐藏着小小的文艺范儿,不曾泯灭。
最后一条,也是最昂贵的一条,大红色,精致的刺绣,田家哥哥从新疆带回来的,喜庆。每逢春节去哥哥家,都会慎重戴上这条围巾。人生路上,总也遇得到欣赏你的人,并能与你风雨同舟,哥哥让我懂得了感恩。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回眸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人。
细细数来,7条围巾,7段人生,7种境遇。美与不美,贵与不贵,都是我的,无法逃避,无法丢弃,无法选择,只有坦然面对,坦然接受自己的贫穷、怯懦、失败、丑陋或者苦痛,坦然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灰暗的一面,残缺的一面,这才是真实的自己。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把自己的B面翻过来,摊在阳光下,晒晒。坦然接受的同时,勇于去改变它,这才是我的初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