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全国卷Ⅰ同题作文:历史的吊诡

全国卷Ⅰ同题作文:历史的吊诡

作者: 齐国有个人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20-07-08 22:09 被阅读0次
    历史的吊诡

    文/青客

    大家好!今天我将要分享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出名的国君,他就是齐桓公。

    我们知道,年轻时的齐桓公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国君。他任人唯贤、器量宏大,重用曾经的仇人管仲,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齐国成为东方第一强国。

    不仅如此,他还采纳管仲“尊王攘夷”的建议,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对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对外抵御了夷狄的入侵,赢得了各国人民的拥戴,从而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刚才谈的是齐桓公一生的主要成就,但这只是一个引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我希望借这个引子来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为何英明如齐桓公也会犯错,而且有时还是大错?

    如果把齐桓公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那么毫无疑问,成就霸业则是两个阶段的分水岭。成就霸业前的齐桓公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任人唯贤,而成就霸业后的齐桓公呢?慢慢懈怠,被易牙、竖刁、开方三个佞臣蒙蔽,最后落得个尸体长蛆无人埋的下场。

    一代霸主齐桓公曾经多么风光,可晚年却如此凄惨,于是我们要问:这是为何?是他个人能力不够吗?是他道德素质不够吗?都不是。那究竟是什么?个人以为,这是人性的软弱使然。

    人骨子里是好逸恶劳的,同时也是喜欢阿谀奉承,不喜逆耳忠言的。齐桓公如是,汉武帝如是,唐太宗如是,唐明皇如是,君主如是,凡人更如是。成就霸业前的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惕励奋发,是因为他人生的目标没有完成,他人生的发展趋势还处于上升期。然而一旦实现目标,他将要面对的则是成功背后的虚无,或者说如何与人性相处。

    唐太宗曾与魏征探讨为何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魏征说,打天下时众人一心、不怕吃苦,可守天下时却不一样,人们贪图安逸,最终逸豫亡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齐桓公之所以晚年如此凄凉,不是他糊涂,而是他实在无法抵御人性自身的软弱。管仲临终曾谏言,让他远离易牙、竖刁和开方三人,齐桓公也听取了管仲的建议,一度流放他们。可日子长了,齐桓公发现没有他们,生活索然无味,最后无奈又重新召回三人。

    易牙、竖刁、开方三人,易牙善于烹调,另外两个均善于逢迎。口腹之欲与虚荣面子,二者都是人性固有的东西,无法剔除。所以,拒绝二者相当于拒绝自己。在打天下时可以拒绝,但守天下再拒绝,难。所以,齐桓公不是败给了自己,而是败给了人性的软弱。

    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最大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历史教训。这句话正是对齐桓公现象的历史吊诡之处最大的讽刺。

    千年以来,看似纷纷嚷嚷,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都是一部人性的演绎史。透过了纸面上的道德与正义,你才能看清历史,并且从历史中获取真启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国卷Ⅰ同题作文:历史的吊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ah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