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图书馆的建立
有个意大利作家家里藏书三万多本。很多时候,人们问他,这么多书,你能读完么?《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认为问这个问题的人都是低认知的人。
我们未读过的书,比我们读过的书更有价值,我们家里就应该多放没读过的书。我们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存储自己未读过的书籍,建立
我们的“反图书馆”。
我们读书的越多,学识越增长,越感觉自己的无知,我们的反图书馆就越大。书架上那一排排的书本时刻在提醒我们的无知。日语里面有一个比较优雅的词汇,形容积累这些没有读过的书,叫“积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收集未读过的书本,就像收藏好酒一样,好的书经的起收藏,时间的考验。
前年的时候开始捧起书本,发现了一片片广阔的知识海洋,有一段时间,几乎看到一本好书就要收藏起来,一下子买了好几百本,几乎隔几天都有书本的包裹到达。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挺焦虑的,这么多书,越看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不过随着时间的迁移,也就慢慢与这种焦虑并存了,也许人性的乐观的一面让我们面对惨淡的人生,依然可以笑着面对。最后竟逐渐喜欢上这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感觉。
另外一种可以时刻提醒自己无知的就是多和高手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比如参加混沌的超级团长营,思维模型大赛,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无知。保持无知和空杯心态,从而避免思想上的松懈和行为上的倦怠。
根据同样的精神,越来越多的逆向思维方面的思考,比如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提出了“反共识”,杰克韦尔奇也在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就是在一个社会现象或者观点,大部分人是这样思考的,我们却有更独一无二的思想。
一个人能保持两种全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表现。虽然每天看到这么多未读的书,摆在自己面前会有一丝焦虑,不过与这种感觉相处也是很微妙的。因此在公司和家里都放了书架,时刻提醒自己,用环境来提醒自己。
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