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虚头巴脑的“仪式感”,可以说不

那些虚头巴脑的“仪式感”,可以说不

作者: 一只臭脾气的鸟 | 来源:发表于2024-02-05 03:00 被阅读0次

    孩子跟我说,外婆跟她讲了一件事,大概意思是孩子今年就十六岁了,春节的时候要用她自己的名义给外公外婆各发100元红包。

    我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不是我妈贪财,是我妈一直以来就喜欢这种虚头巴脑的“仪式感”。俗话说打肿脸充胖子。

    可我就是那个臭脾气,我就不愿意惯着谁把这个弄成习惯。

    我便跟孩子讲起了仪式感。

    仪式感的解释:仪式感是指一种特别的、有意义的仪式或礼仪所产生的感觉或情感体验。

    在我看来,是一个人发自内心愿意为另一个人做一件事,让那个人感受到愉悦。

    我跟孩子说,你过了年才16岁,你还是个学生,你还不具备自己赚钱的能力,你口袋里的钱,都是爸妈给的。你没有什么资格去给谁花钱取乐。

    外婆的面子包袱太重了。总喜欢做这种无聊的事情,她并不是让自己高兴,而是想让别人看见。

    我跟孩子说,发红包给外婆这种事,是大人做的,你小孩子无需参与。等你以后长大了自己能挣钱了,再来孝顺外婆。

    我接着告诉孩子:家,应该是孩子的港湾,不应该成为孩子的负担。你以后长大了,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一定记得回家,不要自己躲在外面疗伤。哪怕你失业了失婚了都可以回家,爸妈永远给你兜底。

    正因为我的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所以我成年后,就养成了报喜不报忧的个性,有事永远不会跟家人说,因为他们根本帮不上忙,也无法理解。

    所以,到如今,我的娘家对我来讲,除了该负的责任外,没有其他留恋的情感。

    这个在心理学上叫做原生家庭情感失望症。对父母情感的失望,长大后就会对回家的概念比较弱。

    因此,当我有了孩子后,我就努力去填补自己小时候的漏洞:我跟孩子成为朋友,让她跟我无话不谈,我成为她坚强的后盾。我得让她觉得有妈妈在的家就是她最温暖的港湾。

    所以,我跟她讲,外婆跟你讲的那个红包的事,你就不用管了。这个价值观是错误的。所有人都要正视自己的认知错误,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孩子,是平等的。

    不可以用“毕竟是你父母“这句话来做耍赖的挡箭牌。

    孩子做错事,父母总强势地让孩子认错。那父母做错了,却总有免死金牌?

    这不公平,也太双标。

    我告诉我的孩子,对一些虚头巴脑的“仪式感”要求,你可以说不。但我们得注意说话方式。

    永远先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愿意做的事无需勉强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虚头巴脑的“仪式感”,可以说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cq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