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国读者,卡勒德·胡赛尼笔下玛丽雅姆和莱拉两位阿富汗女孩的命运,并没有给人造成很大的心灵冲击。
胡塞尼在书中说,在阿富汗,每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会十万个悲剧发生,在我看来,这个分布密度并不比中国大。1970年代~1990年代的阿富汗是这样,在彼时的中国呢,又能好到哪里去?甚至,在当下2017年的中国,比这更悲伤更让人震惊的故事也随处可见。这种冲击力的缺乏包含有“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麻木”的因素,但也并非全部因此。
这个以悲剧为内核的故事发生在战争&穆斯林社会的背景之下,显然,这种背景很大程度上抬高了我们对于悲剧感知的阈值。这是冲击力缺乏的另一个因素。战争的阴霾下发生的一切杀戮都让人觉得不足为奇,同样,因为是穆斯林,所以女性的种种悲惨遭遇也很难冲破我们之前的认知。战争和穆斯林世界就像深渊一样,早已吞噬了人们对悲惨认知的底线。
可毫无疑问,我还是喜欢胡塞尼的作品,非常非常喜欢,喜欢到我也不得不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
我试着回答自己这个问题。
不得不承认,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阅读面不够广,阅读的眼界太局限,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尝到第一口食物总会觉得它很美味。
除去这个原因,再结合他的前一部作品《追风筝的人》,不难看到,胡塞尼一直以来所输出的其实并不是尖锐的感官刺激,也不是情结的跌宕起伏带给人认知上的错位体验,他输出的是一种平凡而细腻的感受。不瘟不火,毫无防备地把人带入一个爱与悲伤交织的世界。他让人在一片幽蓝中游荡,时不时又让人看到一线爱能抚平一切悲惨和痛苦的希望。读者就像温水里的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沉溺,无法挣脱,直至沦陷,泪流满面。
抠动读者内心扳机的往往不是故事里大的转折,不是生死别离,不是流血流泪,而只是类似于,“我知道终究有一天,我能够在报纸的头版上发现你的照片”之类的一两句对话。或者是他笔下那个美丽的阿富汗的一切。
转念一想,悲剧之悲是我们期望Get到的东西吗?
再往深了想,我们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意义在于学知识,长见识,或者学习作者的写作技能。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吗?
我觉得凌驾于实用主义之上的是“体验”。阅读让人有了新的体验。这才是阅读最大的意义。
有人说,我一生没去过几个地方,但是,阅读曾让我到过世界的各个角落,感受过许多人间的冷暖。我没谈过恋爱,但我在书中因为爱情而流泪过。我没经历过战争,但在书中某一刻我仿佛置身于炮火之中。我没有去过1900年的欧洲,但在文字间,我穿越到过那里。
这就是体验。
就像你去地球陆地上最平坦的地方玻利维亚盐沼看天地浑然一体。你并不是要去那里谋生赚钱或者探亲,你只是想去体验一下那种天地的辽阔,感受一下自然的气息。
生命发展的过程即是不断体验和感受不同的事物和情感的过程,新的体验和感受形成我们记忆的增量,记忆的增量是人对时间感知的增敏剂,记忆的增量越多,人主观上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越慢,这就意味着新的体验能主观上延缓我们生命之花的凋谢速度。
从这个层面讲,毫无疑问阅读是最廉价的延长生命的方式。
马尔克斯的作品延长读者生命的方式是给我们讲大量光怪陆离的故事,故事一个接一个,人物一代接一代,他带领读者在时间的长河中跳跃,读者永远不用担心他故事的节奏在某一刻变得缓慢下来。这种信息过载的阅读体验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渺小,我们的一生所见的所有传奇故事和人物也比不上他一次讲给我们的多。胡赛尼讲故事,和马尔克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胡赛尼延长读者生命的方式,是让你感知更多生命的细节,他呈现的每一段对话都不会让你觉得多余,但又是如此贴近生活,真实得让你感受不出任何文化的差异,他字里行间流转出的感情如此细腻动人,让人回味无穷。胡赛尼把宗教文化,战争,爱,自由,希望与绝望,罪恶与救赎一起投放进同一个熔炉之中,炼出的药丸让每一个人内心都变得柔软。
读《灿烂千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