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马特.里德利的《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有几个观点比较有同感,记录如下:
“传统上我们往往认为很多创新起源于基础科学的成果,是基础科学成果的转化带来了创新的爆发,但是实际上,有些创新走在了基础科学研究之前,甚至遥遥领先。”
“技术的出现和形成远远早于科学,甚至科学在当时可有可无,技术则必须存在。”
中国古代在科学上是落后于西方的,但在技术上却并不落后,尤其是在明朝以前,中国的技术甚至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
很多学者将工业革命没有首先在中国爆发,或者说中国的技术由先进而落后解释为人文观念,尤其是科学认知的落后。从书中的论述看,这一观点并不确切,也即是工业革命的爆发与当时西方的科学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书中举了蒸汽机的发明过程。当然,还有其他大量的案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也很有意思。
“在宇宙中,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从局部上来说,熵是不可逆的,除非存在一种能量来源——通过不可避免地使其他地方的东西变得更不有序而为此处提供能源,所以整个系统的熵是增加的。非概率驱动器的动力因而只受能量供应的限制。只要人类通过谨慎的方式应用能源,他们就可以创造出更加精巧和奇异的结构。”
他认为,创新“和演化一样,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发现方法的过程,这些方法把世界重新安排成了不太可能偶然出现,并且恰巧有用的形式。”
也就是说,创新就是人类通过消耗其他地方的能源,来发现一种的新方法,从而制造出对人类有利的新结构。因此,在里德利看来,创新就是能量转换的游戏,从无序变成有序。
他说,“创新意味着发现利用能量的新方式,运用能量来创造不可思议的东西,并且见证它们流行起来。”
他的另一本书《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里面谈到的一个观点,人类的大多数能量都来自太阳。
比如,人类自身生物能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人类利用的畜力同样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木材、煤、石油和天然气全部来自于储存的太阳能,水力和风力来自于太阳蒸发的水汽、光伏是直接来自于阳光。只有少数能量不是来自于太阳,比如核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在这本书中,他又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就是热和功。我们用热进行取暖和烹饪,用功来行动,比如利用人的体力、畜力、水力、风力等来移动物体,即做功。
在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这两种能源是分开的:木头和煤炭不做机械功,风力、水力和公牛不产生取暖所需的热量。
但是,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蒸汽机实现了将热转化成功,世界从此变得不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