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一条盆友圈,有一位不太熟的驴友留言“看书再多,不如学会爱与被爱,生活得深刻。”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她在抨击我是个书呆子,因为之前有给她分享我的书单,她不屑的飘过来一句话:“看了这些书也不代表你什么都懂。”
我当时一下子语塞。
当然现实中我们也聊过天,虽然她年纪比我大,但是经历阅历有限,其实人显得很幼稚,也很不成熟。
盆友圈假装人很美好,但是,相交以后,发现自有她一套逻辑,从来接纳不了别人,反而执拗得想要改变别人。
呃,一个不适合深交,甚至不适合走进我盆友圈的人。
我相信,有趣的灵魂冥冥之中会互相吸引,而有些人,虽然高学历高薪资,但是情商太低,所以招人讨厌。
而她就属于这样的人,每次刻意的去讨好周围的人,当大家真搭理她,她又假装清高的傲娇。
多见几次,多聊几次,不免也知道了她这些小九九,对她也就没啥兴趣可言。
每次朋友圈的冒泡,冷不丁的几句抬杠,让我莫名火冒三丈。
自我检讨一下,觉得又何必为这样三观不吻合的路人发怒呢?就像和房东的摩擦,终究没有意义。
不喜欢的人,远离,三观不合的人,就不要往来,如此简单。
有些人,就习惯了毒嘴,就习惯了挑刺儿,就习惯了傲娇,不舒服就对了,那代表自己还有很大的自我修炼机会。
所谓成长,就是学会把看不顺眼的人看顺,而且学会了接纳这个世界的不平等。
我不会因别人一句“读那么多书又不能代表啥”就停止自己学习成长的机会。
别人的不屑不正是我弯道超车的机会么?
胸怀都是委屈撑大的!
看看那些伟人、领袖,一生中更是遭遇了匪人所思的质疑,嘲笑,打击......
但是,往往只有这种痛苦的力量才能刺激自己更大的潜能,痛苦带给自我的改变往往比快乐更有效。
回顾这些小插曲,不过是一个个人生的测试罢了。
它们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趋利避害,保护自己的安全领地。
所有事物都是中性的,没有意义的,之所以我们觉得它会影响自己,不过是自己给予了它意义罢了。
因为我们在意,所以才给予了它伤害我们的机会。
如果对于房东也好,这位毒嘴的驴友也罢,我都置之不理,远离甚至隔离,我的情绪就不会被她们带动了。
所以,一切善恶的根源都是自己,是我们选择了被影响被左右。
当自我陷入这样的怪圈,不要吐槽,闭嘴反思有时候比巴拉巴拉的吐槽抱怨更有效。
反思的意义在于找出自己的不足,找出自己可以优化的地方,然后迭代升级,在未来的日子里尽量避免这样没有意义的精力损耗。
与其为这样的小插曲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不如好好健身,好好读书,好好工作,那些才是自己的重心。
情绪是很微妙的存在,不经意的插曲,就会引起情绪的弥漫。
但是,只有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才会随时保持决策的理性,而不至于感性误事。
做一个理性的人,掌控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