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35岁以后仍然拥有精彩的职业生涯,有的人却一筹莫展,陷入困境。
当我们不再年轻了,你还能做什么?职场上最纠结、敏感的年龄是多少?
大概是35岁——
35岁意味着,投递求职简历可能会收到“年龄不合要求”的拒信;
35岁意味着,哪怕在华为这样的大公司,也有被清理的风险;
35岁意味着,哪怕不用保温杯,“中年危机”已经如影随形……
但同样,35岁并不意味着职场前景的终结,这取决于我们35岁前的日子怎样度过。
如果真到了35岁甚至更高的年龄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这个问题已经无力解决了,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我们有心无力,束手无策。
为了不让我们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
这可能是我们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我们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我们的年少轻狂。否则,我们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