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鉴赏角度例说

作者: 诗之源 | 来源:发表于2017-03-20 08:58 被阅读173次
    现代诗鉴赏角度例说

    龚志华

    当代著名翻译家辜正坤先生认为:中西方诗歌鉴赏角度大致有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译者角度)。这些角度,笔者打算把它这样分组,并谈谈在人教版必修《语文》第一单元现代诗中的运用。

    一、时间角度与空间角度

    一般来说,现代诗大都会将时间角度与空间角度合用在诗中。我们以《沁园春·长沙》为例来谈。

    从时间角度来说,全词采用的是“现在——过去”的倒溯式结构,即“寒秋”到“往昔”,相关的内容是“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

    从空间角度来说,全词采用闪回换点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橘子洲——湘江之畔、橘子洲头、岳麓山巅”。这里的空间变换与时间变换是相应的,也就是说空间结构是由时间结构而定的。

    这种时空交合,将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壮志。

    二、作者角度与作品角度

    作者与作品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理解作品,就要了解作者。这是很自然的。从作品角度,我们可欣赏、了解作品本身的结构、语言、修辞、文风、意象、韵律、节奏等,但仅从作品角度进行现代诗解读不一定可靠,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作者,包括经历、遭遇、命运、情感、思想、素养、心理、观点、性格等,看一看这一些与作品的相关性。

    如《再别康桥》,仅就作品看,我们中从开头的“作别”到结尾的“挥一挥衣袖”,明白这是一首离别诗,主题是离别与离别的感伤。

    但是否这就是《再别康桥》的全部?于是我们知人论世,将《再别康桥》与徐志摩在剑桥的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生活(研究创作英式浪漫诗)、情感生活(与林徽英的恋情),还有他的精神追求——“美”“爱”与“自由”,于是我们会获得如下更丰厚的感受:

    1、“康桥”是徐先生的灵魂栖息地,不单是自然美景,不单是深深恋情,还有浪漫情怀与自由精神。

    这就是说,《再别康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徐先生对一人、一地的感情。

    2、《再别康桥》是徐先生对爱的追怀与思索,浓郁的情感中有精致的思想,就是“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徐先生是浪漫之人,但不是无理之人!

    3、《再别康桥》是徐先生的浪漫诗的梦的绽放。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 “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再别康桥》是英国浪漫诗歌最好的实践与创作!!

    三、读者角度

    诗歌是诗人写出来的,他想表达他的情感,但并不是直白式的,呈现的不全是显的东西,往往留有大量的跳跃与空白。这就需要读者去捕捉并补充。从这个角度来说,读者将要参加诗歌的二度创作。

    这里笔者举《沁园春·长沙》的中开篇中的“独”字说说。

    这个“独”字,从字面上讲是“独自”,指青年毛泽东一个人来到橘子洲头。是否与诗人心境有关,是否是孤独呢,就需要我们联系毛泽东的处境、个性以及革命信念来补白。

    从处境来说1925年秋,湖南督军赵恒惕密令逮捕毛泽东,毛泽东的处境的确势单力薄;

    从个性来说,毛泽东自小叛逆,不会轻易退缩。

    从革命信念来说,青年毛泽东政治理想坚定。他这一次就打算机警地离开韶山,取道长沙,南下到广州。

    由此可推想,这个“独”显然不是侧重表现毛泽东的孤独心理,而是表现他独立绝行的坚决、执著与孤傲。

    四、年龄角度、性别角度

    第一单元四首现代诗,都是诗人青年时候写的,都是男性。理解这四首诗,我们要抓住年龄段来读诗,要从男性角角来体会诗的风格特色。

    年龄角度,我们举《沁园春·长沙》。据李泽厚先生研究,他认为青年时候的毛泽东有着这样两个思想特征:

    1、“动”“斗”的宇宙——人生观

    2、“贵我”的道德律

    3、“通今”的经验理性

    这样的年龄思想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沁园春·长沙》中的“万类霜天竞自由”和“粪土当年万户侯”“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诗句了。由“物动”到“人动”,改造旧社会,关心国家,敢作中华主人,注重现实,解决当下问题。这一些都可在理解之中了。

    性别角度,我们可以把徐志摩与林徽英作个比较,徐清雅秀丽,悠远恬淡,而林要柔媚浪漫些,清莹温婉些。

    可以说,女性诗,由于女性的话语优长所以显出比男性诗更为突出的精致与高雅。

    五、社会文化角度

    现代诗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是社会的缩影,是文化的印射。涉及到社会、哲学、伦理、心理、政治等方面

    如艾青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就可从社会与文化两个方面解读。

    从社会方面,“大堰河”无名无姓,饱受了“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得到的是“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她一生的命运是旧中国苦难民众生活的反映,是黑暗的不公道社会所犯下罪恶的控诉。

    从文化角度看,它涉及到感恩文化,抒发的是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

    六、阐释者角度

    阐释者角度,指的是职业性鉴赏者角度。比如语文老师就是。作为语文老师,他既是读者,还是教者,所以在引导学生欣赏现代诗,他不能用自己的见解替代学生的见解,也不能任随学生对现代诗作不负责的分析,所以他的诗歌赏析是客观的、合理的,能引导多数学生共鸣的。

    作为现代诗,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读出真实的感觉,允许学生个性化阅读,对于个别性误读、偏诗,有责任纠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代诗鉴赏角度例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kb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