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目标的目的是,描绘未来的生活,通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逐渐靠近自己的大目标。而计划则是通过计算可用的资源,围绕目标把时间、金钱、精力设置,然后按照一周的行程进行安排,确保目标得以实现、
为了周计划得以顺利执行,需要考虑以下四点:
一、设置无所事事的一天
无所事事的一天,是给自己放松的时间,过与平时不一样的生活,给自己放一天假。
虽然这是看起来很简单,但大部分人是不会休息,不会给自己放假。平时我们总渴望放假,期待周末,但真正到了周末,却没有得到很好休息,到了周日晚上,就开始焦虑,感觉两天假期怎么过得那么快。
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不知道怎么停下来了。而人很像一条弹簧,越是保持高强度的状态,就会越焦虑和紧张,一旦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反弹,比如生病,产生厌倦情绪,工作效率低下等等。
而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感觉就会迟钝,整个人就会失去活力,甚至枯萎。所以,为了让身体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就给自己设置“无所事事的一天”吧,尽情享受一天的假期,该休息就去休息,该工作就去工作。
二、确保身体保障和自我投资的时间
身体保障,其实就是三件事:吃饭、运动、睡眠。不要让其他事情侵占这些时间,这是保证自己每天做的基本保证和源泉。
而设定自我投资的时间,就是提前把读书、写作等学习的时间提前规划好,在日程表上填写相应的项目或行动,代表着:在这个时间点,我要做的是这件事。
这两个时间对应的其实是习惯养成。如果还没有形成习惯,是很难在日程表上填写这两个时间,觉得早上6点起也可以,7点起也没问题,并没有规划。
但如果已经养成习惯了,就很容易明确,我在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了。比如我早上5点起床,起床后要写人生日志,写完人生日志就开始读书,大概做完这两件事情,时间差不多就是6点20了。
三、认知自己的极限
计算是计划中常被忽略的步骤,这是大多数计划无法完成主要原因。而忽略计算或是计算不合理,往往会导致高估自我:认为自己可以轻松搞定一件事情,就不断在计划里添加很多任务,但真正执行时,遇到很多困难,结果也没完成几件事,最后就开始批判自己,行动力不足,执行力差,这只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反而会影响以后的行动计划,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
计算可用的时间,就是认知自己的极限:这周我能用的时间就是这么多,不可能再去做更多的事情了。而针对具体的项目和行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具体行动细节,很难预估要花费多少时间。因此做做计划进行计算时,可以使用这两条原则:
1.实际可控时间=自由时间÷2
2.项目完成花费时间=项目预估时间x2
比如本周自由时间为36小时,实际可用时间就是18小时。而本周要读6本书,每本书要大概要花2小时,计算要花12小时,那么实际可能要花费24小时,这已经超出了自由时间,就需要减少读书量了。那么就可以先读4本书,如果提前完成4本书,再根据实际情况多读一本书。
四、这是我想要的吗?
每次有人问自己:“你想要什么样生活?”,我就感到害怕,因为我回答不出来,根本无法想象出来,未来我要怎么生活。
而每次完成周计划之后,就问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吗?
这其实是对自我现状的审视。每次尝试的结果,总是失败总比成功要多得多,但失败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失败和成功,只是一个反馈,该告诉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尝试?
如果试过一次,觉得没意思,不想做,那么果断放弃,转向下一个目标,继续尝试。
如果尝试过后,发现好玩有趣,又有用,只是不熟悉,一开始不能做好很正常,但反复尝试,总可以提高成功率。
因此,事情总会有办法做好,关键是,这是你想要的吗?这是需要不断反思,不断确认的。
做计划的本质,就是给自己一个承诺,并且主动安排自己的时间。一开始制定的计划,感觉与完美差距很大,但反复练习,反复尝试,反复时间,能够看到自己一直在进步,就能给自己很大的激励和自信,因此更有意愿和信心去挑战更困难的事情,以此获得更大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