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换个角度看孔子

换个角度看孔子

作者: 静子木 | 来源:发表于2022-05-01 05:09 被阅读0次

有读过书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孔子,知道他是何许人,也读过他的作品。

初中时,就背过很多《伦语》上的文章,到现在随口就能来两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在我们心中,他是一个如神般的人高高在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学究,像电视剧里面的老学者那样,严肃,刻板。他是我们中国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但孔子他的态度其实颇为淡泊,对于伦理态度也颇为灵活,而且他非常洒脱。他一直以来是提倡“君子不仁”“君子不器”!

敏个读书都有一个目标,经过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现代说有一天能成为什么家或在社会上混个稳当的职业。但孔子却很洒脱,他出口便是: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要是被他的母亲听到非骂死他不可,我想。

他在《论语》中一再强调:“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孔子对于读书的态度是要从兴趣出发,不要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一次与学生聚会时,大家在一起畅谈人生目标,其他的人都说要成什么军事家,外交家或政治家。唯有曾点说:“我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他们都表现出很不屑。只有孔子说:和我想的一样!这活脱脱说出他的末染世的灵性。真的使2000年后的我们万分感动。他认为人生在世,何必成为什么家,成个什么器,只要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当然,孔子也有常识,知分寸,知书达礼。“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孔子”,用我们潮汕话来说就是一个头脑迟钝,大智若愚,憨厚老实的人。但细想起来,却非常适合我们中国的这个大家“孔子”。

相关文章

  • 换个角度看孔子

    有读过书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孔子,知道他是何许人,也读过他的作品。 初中时,就背过很多《伦语》上的文章,到现在随口...

  • 楚辞 | 香草名录集

    换个角度看文化 换个角度看文化

  • 换个角度看课堂,换个角度看自己

    今晚我们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迎来了一位会唱歌、乐于分享改编歌曲的老师,她的名字是王文蓉。一个愿意为我们乡村教...

  • 换个角度看苹果,换个角度看库克

    文/孟永辉 尽管乔布斯早已离去,但人们在看待苹果的问题上却一直还在停留在他的年代里,并且似乎形成了一种执念——苹果...

  • 换个角度看

    片段11《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P2 R:我们同他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自己对别人的描述和再现基础之上。也就是说,...

  • 换个角度看

    导读:逻辑思维推过李笑来的一篇文章,文章提到一个观点,创造更多的连接,升级操作系统,想办法认识真正,拥有高效率的操...

  • 换个角度看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在成人们的眼中就是个孩子,对他们的照顾就应是无微不至,起床、吃饭、穿衣、督促做作业等。 但通过...

  • 换个角度看

    早晨,在一个整天都不会被暴晒的位置停好车,走过古老的拱桥,闻着金桂香,漫步在古镇老房子的矮墙边……从东朝西走,一路...

  • 换个角度看

    不知是什么原因,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要有些舍不得。 连续几日来,家里改造,有好多垃圾要丢掉。我呢?用平日里积攒...

  • 换个角度看

    生活中太多的不如意和意外突发状况让人感觉额外的疲惫与悲观,也许一瞬间一刹那或者微微一撇,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换个角度看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mu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