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迪士尼的新动画《心灵奇旅》,挺有意思的,但估计这次面向的观众并不是儿童小孩,而是那些活着活着变迷茫的大人,并且寓意有点深,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明白。
故事梗概就是一位黑人爵士手梦想着成为受听众喜欢的爵士钢琴手,登上全市最好的音乐厅舞台和配合最好的爵士乐队演奏,但现实很骨感,一直郁郁不得志,只能教一群熊孩子音乐。
有天他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演出机会,却在那天兴奋过度掉进水坑死了。死后,他的灵魂来到一个地方接受人生总结学习,经历一系列奇遇……具体不剧透了。反正他最后还是死而复生参加了那梦想的演出。可是,他却说实现了梦想也没什么,原以为自己会有什么飞一般的感觉,但反而有点失落,觉得以前总是患得患失很傻。最后他总结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目标,实现目标,而在于享受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活在当下。
是不是很写实?每个人估计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有些人不肯承认罢了。
以为发财就快乐?
以为升官就快乐?
以为考到好大学就快乐?
以为得到日思夜想的男女朋友就快乐?
以为结了婚生了子就快乐?
以为重回年轻就快乐?
……我们都有求不完数不完的目标清单,想把它们一一打勾完成。但当你真的实现了那些清单上的目标,你是不是又真的能快乐加倍呢?还是虽然会感到一丝兴奋,但很快又归于虚无,又为了挽救虚无感,而想炫耀自己努力的成果,而又发现炫耀也很快没意思甚至令人反感?又或者觉得是不是还做的不够多不够好,所以才还是觉得虚无,然后再定更高的目标去逼自己继续努力,又在患得患失中期待下一次得手?就这样不断地循环,慢慢地茫然,慢慢地丢掉了内心的安宁。
谁能想起拥有内心的安宁便是幸福?
有些人可能误会这电影说那人生没有梦想,没有目标,那跟咸鱼又有什么区别?你们真的误会了,梦想和目标是可以有的,但不能被它们反过来牵着自己走,实现不实现,做得完做不完都不要让它影响自己的心情,只管每天踏踏实实做该做的,一步步朝着目标走就可以了,要懂得走向梦想的过程比实现梦想的那一刻更值得享受。反正就是对梦想不能强求,不能急躁的意思。不要认为你满足了那些条件你才能快乐,而是你要相信你有没有那些条件你都能快乐。活在当下就是这个意思。
又会有一些极端的人误会“活在当下”,以为就是没目标地放纵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爽了再说。这也是不可取的。
社会生存压力是大,但大部分人是自己把焦虑再次成倍地放大。你会发现月入几千的人也焦虑,月入几万的也焦虑,连首富也说会焦虑。主要是现在商业社会,媒体人都喜欢刻意勾起欲望和渲染焦虑从而促使大家消费,但自己要懂得过滤掉,要适当地对媒体人说“吃不起,穿不起,玩不起,学不起,住不起,旅游不起,我依然能快乐”。
还有很多焦虑点也不是一篇短文能说得清,但请相信心的安宁就是幸福,而幸福是不需要建立在任何条件下的,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对待遇到的每一个人,能走多远就不要想太多了,不要被目标绑架了。
最后,我想问,迪斯尼怎么现在弄那么有深度的电影?公主王子们哪去了?
插画:不要内心的风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