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天分享一篇鲁迅的《在酒楼上》,收录在《彷徨》文集中。这篇文章是我比较喜欢的,在我无所适从时,像极了革命失意者吕纬甫。
情节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故事的情节。我在旅行途中顺路来到了家乡的S城。在这里,我曾当过一年教员。这次本想见见旧同事,没想到都已经离开了这边。由于在旅馆的午餐不合胃口,于是找了一家熟识的酒楼。喝酒时, 我碰巧遇到了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吕纬甫。曾经的他和我们一起讨论革命,现在却已经回到了乡下教书,生活中遇到了各种琐事,显得无精打采,无所适从。吕纬甫说,但我现在就是这样子,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
故事
吕纬甫说现在做的都是些无聊的事,帮去世的小兄弟迁坟,帮邻居家的女儿阿顺去外省买绒剪花。阿顺因为想要绒剪花而挨了父亲的打,母亲一直惦记着要帮帮她。可惜就在刚才,他把买到的剪绒花拿去找阿顺时,才知道阿顺已经去世了。吕纬甫把花给了阿顺的妹妹,当作完成了母亲的心愿,还想好了回应母亲的话,说阿顺很喜欢这花。我问起他今后的打算,吕纬甫说自己在学校教诗学,即使他知道算术很重要,并且自己也会教,但是已经失去了为教育献身的动力。他把自己视为外人,觉得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我微微的叹息,一时没有话可说。最后我独自付了帐,在大雪中,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点评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失意的革命者吕纬甫。同时,也可以看出我自己的落寞。我跟他很像,所以即使我知道他现在做着无聊的事,也不知道如何劝解他,帮助他。这个时期的每一革命者都背负着这种压抑,都要在惨淡的生活中艰难前行。大雪在这个冬天一直绵绵密密地压在每个人的头顶,注定了无法逃开。
周作人说,这篇小说是最富鲁迅色彩的小说。吕纬甫是鲁迅消沉人格的分身,这个曾经的革命者,热情的思想启蒙者,历经辛亥革命,但因为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生活的挫折,消磨了志气,最终回到了他当年所反感的生活轨道。看完这个故事,我不仅感叹,世界是如此荒诞,命运是如此无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