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讽刺味极其强烈的散文,篇幅很长,是关于莫言在关于“吃饭”上经历的事情,有回忆有说法。从吃饭的三件事情上,将自己的心路改观详详细细地阐述了出来。散文分为三小篇,第一篇是吃的耻辱,第二篇是吃的丑陋,第三篇是忘不了吃。
莫言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出身,他是山东高密人,只上过小学五年级,从这方面看,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并不能说他是个自卑的人,文学家都是有性格的人,他也不例外,从他的语言风格上可以看出。
在写第一篇吃的耻辱的时候,他初次到北京,就开始用暗讽的手法,讲自己像“傻瓜一样混进首都北京”。“混”字已经说明他的格格不入,“北京动物的凶猛程度是地球上有名的”,紧接着用自嘲调侃的语气,将北京城里的那些势力的小市民形象讽刺的“不遗余力”。
莫言还调皮地和北京城里的狗较上劲了,被吃饭的饭馆老板娘“臭骂”了一顿,纯粹的语言描写,直白粗俗又和前面表达出来的“北京人”的那种“高高在上”形成对比,贴近生活,又不脱离讽刺。
而那一刻莫言再次和那只“价值不菲”的狗杠上了,老板娘要放狗咬他,他却没有反抗,反而多了很多想法,有“宰杀畜生的屠宰场”还有“为什么去饭馆吃饭不去买方便面”的想法,直言,莫言的联想能力是超群的,这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却很贴切地接在了前面的吃饭的事情上,毫无不适之感,反而令人叫好,这种泼皮露骨的写法,倒是有些现实主义的色彩在里面,还能够体会到莫言的魔幻风格。
足够的心理描写紧跟在事情之后,“我委屈的流泪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北京更不相信眼泪……”这里面就透露出一个外乡人的无奈,当然更多的是看到一个城市的冷漠。
前面的嘲讽已经足够有攻击性,莫言还不够,真正让他感觉到“吃的耻辱”的是他和“朋友”吃饭,至于这个朋友是否是真心,一见便知晓了,至少我没有见到真诚,这朋友二字在莫言先生这边也是讽刺的,毕竟萍水相逢的也能称得上朋友。
朋友说他吃饭丑态,他初始不自知,和朋友吃过几次饭,被指责了几次,接下来的心理描写,自说自话才是第一篇的经典,这才凸显出莫言的性格。“……如我这种猪狗一样的东西,是万万不可用自尊、名誉这些狗屁玩意儿来为难自己。”
这种自嘲直白粗俗不堪,但能看到真实的莫言是无拘无束,天性率真不弄虚作假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