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对父母来说,孩子身体的健康无疑是放在第一位的,当了准妈妈以后这种感受更清楚,每次哪里有不舒服、产检哪个指标有偏差都紧张得半死,甚至哪怕哪个人说孩子一句不好,你都想找他/她拼命。如果你无法体会,那没关系,你理解就好,理解不了你可以去医院的产前门诊科看看。你还是理解不了,那也没关系,你只要知道,当一个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身体不健康,那就是四个字:晴天霹雳。
我虽然是学的生物科学的,对于很多生物和病理名词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我真正了解“小儿麻痹症”这几个字却是在大约五年前。那是一个专家讲座之后的电话回访,一番自我介绍之后,孩子母亲略带沧桑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我没啥困惑的,我家孩子是个小儿麻痹症患者,孩子掌握知识和写字速度慢。我们夫妻俩每天晚上一个教文科,一个教理科,每晚都大约花两个小时才能让孩子把白天在学校学的东西掌握好。现在初二了,学校教学内容增多了,我们夫妻俩毕竟不专业。我们需要一些学习的资料,和教导孩子的方法,如果有课程让孩子学习下减轻我们的负担就好了。。。。那时候我是做网校资源销售的,一边握着听筒听,一边划开手机百度“小儿麻痹症”。看完百度的介绍,我已经完全没有了推销的欲望,后面加了QQ(那会还没有微信),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我时不时地给这位母亲发点知识点的整理资料,可能她也需要个倾听者,就一直维系着不咸不淡的关系。突然某一天,孩子母亲发QQ信息邀请我去她家坐坐,了解下孩子的情况,以便后面安排孩子的学习。后面我就收到孩子给我打电话,跟我约定时间并且告诉我他家的地址(话筒里清晰地出来母亲教孩子一句句地说的话),很明显孩子并不擅长做这个事。到了时间我过去,公车到了附近,不熟悉地方的我给他母亲电话,是孩子接的,同样在妈妈的教导下孩子为我指路。终于找到他家里,母亲指导孩子接待我,给我倒水,让孩子带我熟悉他家的情况。孩子给我倒了水,在妈妈的指导下跟我说他喜欢收集巧克力,还送了我一根。带我去看了他家的房间,普通的三室一厅,最不同的就是孩子房间外面的阳台,那里是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前一晚上孩子学的知识点,黑板的下面是厚厚的粉笔灰,大约是没来得及收拾好。一会以后,他们一家子就决定去我工作的校区报名,他家离校区并不远,孩子妈妈说,爸爸和孩子骑自行车过去,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孩子和父亲出门以后,我怀着一肚子的疑问跟孩子的妈妈去坐公交。通过母亲的讲述,我才知道因为孩子的脚不利索,为了孩子不觉得与别人不同,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会了孩子骑自行车,还时不时地鼓励孩子跟父亲进行骑车比赛。因为孩子自身的情况,跟孩子真正交好的朋友基本没有,更不用说来家里做客了。所以有机会的时候他们就会给机会孩子去接待,去锻炼。家里的黑板是他们夫妻俩每晚给孩子讲课用的,孩子学的东西他们先要学一遍,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孩子。他们对于孩子的未来是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能够乐观面对生活,如果有那么个女孩能够给孩子做伴那就更好了。对了,孩子的妈妈是个会记,爸爸是程序员,工作的地方是家附近,以便在繁忙拥挤的交通的广州,能够在下班高峰期尽早回家。说实话,这种情况下,我没有一点感触是不可能的。孩子是不幸的,他连基本的健康的身体都没有(脚是一瘸一拐的,嘴巴说话不利索,手写字很慢,别人写三个字他能写一个就很好了),但孩子也是幸运的,他有一对乐观且凡事为他考虑(为他未来考虑),还不因为他身体不好而盲目溺爱的父母。后来孩子每周末过来上课,他都是自己骑自行车过来的,每次都会跟校区的老师打招呼,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如果不是他走路一瘸一拐的,你不会觉得他跟别的孩子有何不同。再后来,我得知这孩子的消息就通过QQ了,相册里爸爸妈妈和孩子出去玩,那三张灿烂的脸是我对他们最深的印象。
再次接触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是在前年的深圳。没见到之前,听同事讲这孩子初一,底子差,接受能力差,且爱玩不爱学习,倒是外表上看不出什么不同的。过了两周,孩子转一部分学费过来学习数学,每周四周五我分别给孩子各上一个小时的课。孩子母亲每次都会在孩子过来以后赶到校区,确认孩子到了以后才让孩子开始上课。正式开始上课以后,我才深切体会我同事说的那几个词的意思。初一的孩子,小学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公式都不知道,分数加减乘除也都不会算。说是初一,但是实际的教学内容却是小学五年级的。关键是孩子还不认真学,动不动就想岔开话题讲学校玩耍的事。每次上完课跟他母亲反馈,叫他回去写作业什么的,这孩子就在旁边笑,催着要回家,倒是孩子的母亲很认真地听完,把作业收拾好。而且我还发现,每次孩子过来上课,孩子妈妈必须跟过来确保孩子到了,因为孩子从来没有有单独出门过;孩子上课的时候,妈妈就在前台刷题,因为她要参加专升本考试,这样她才能入深圳户口,孩子考高中胜算大一些(有深圳户口分数线比没有的低几分到几十分不等);孩子的父亲从来不参与孩子的教育,因为是对孩子有些心灰意冷;而且从妈妈的讲述中,我发现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因为心疼孩子,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高,也没学什么特长。说实话,对于这个孩子,我不得不说,他本身身体上并没有像别的小儿麻痹症的孩子那样严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接手能力比别的孩子慢。如果他从小就在严格要求的环境中度过,他现在一定不是这样的。身体的缺陷对于他而言却是不幸,更不幸的是不仅是他还是他的父母都没有让孩子真正成长起来。
从2012年开始进入教育培训这个行业,经历过不少孩子,最让我印象深刻、最感慨的孩子就这两个。我见过太多的父母,因为孩子的身体不好,就对孩子的成长要求降低,不想做就不做,不想学就不学。但是我想说的是,社会不会因为你身体不够健康,对你多一份宽容,相反更残酷,这种残酷是心理上的。如果说孩子的翅膀已经受损,那么为什么不去锻炼孩子的腿,让他走得更加坚强、更加坚定?
现在我跟这两个孩子都没有联系了,我没有准确地知道这两个孩子的具体现状。但是我觉得他两一定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怎样,我都祝福他们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