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做客《思想的格局》,与全国同学们分享了经济观点。夏参事利用2小时时间系统讲述了近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线,指出当企业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主逻辑线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时,对各自所从事的领域也必然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提出经济转型时期往往是金融风险的易发期,导火索可能是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风险、产能过剩以及其他隐含的潜在金融风险。
对于2019年的经济形势,夏参事表示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环境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这已达成社会普遍共识,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必须的。
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逻辑是什么?
1、内部因素:廉价劳动力(人口红利)+对外开放(改革红利),形成大量出口“中国制造”。
2、外部因素:美国宏观政策失误,制造了一个大泡沫。
2。高速增长为什么持续不下去了?
实体经济层面:
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演讲ppt1、如上图所示,曾经投资和出口,是主要拉动GDP增长的驱动力,近十年来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已然很小甚至没有了;
2、消费增长缓慢,居民消费占GDP比例甚至一路下跌;
3、投资方面制造业有所反弹,但没有很高,大量的投放货币刺激了房地产泡沫,房地产长效机制尚在建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力也很小。(见下图)
三项投资状况,图片来自演讲PPT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状态将是一种常态。
资金层面:
1、中国M2(广义货币,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急速扩张,到了2018年,达到182.7万亿。如此多的货币供应导致杠杆率过高。
中国货币供应,图片来自演讲PPT2、杠杆率:虽然近两年在去杠杆,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很高。
3、投资效率: 据有关机构测算,企业实际平均融资成本为7%,按此计算,每年付息8.6万亿,远远超过当年新GDP总量的6.8万亿,再加上政府的显性与隐形债务,如何偿还债务?根本无以维持高速增长。
3。调整转型为什么这么难?
当经济增速下行时,持续过多的货币投放,其结果表现为企业收入下降、利润下降,还本付息压力加大,进而企业发生亏损、破产、工人失业……经济转型的时候,在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上面,风险很容易积累,这是金融风险的高发期或者易发期。
一、房地产风险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这是近十年教训买来的,是坚定不移的方向。
二、地方债务风险
近期发改委、国务院出台各种整顿政策,针对PPP、名股实债、地方政府债务统计上弄虚作假等问题,现在对地方借债违规要终身问责。
三、产能过剩风险
上面已经提到,现在的杠杆率导致的负债根本无法偿还。
四、金融风险
包括不良贷款率、债券违约,还有很多难以统计的风险。
4。对近两年经济形势的判断
调整转型的逻辑依然没有变,一定要提高在经济调整转型时期对释放风险自觉性的认识,宏观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抓主要矛盾:稳增长与防风险。
中央提出“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首先,要稳住大局。因为守不住底线,稳不住大局,经济崩盘了,就谈不上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谈不上新旧动能的转化,整个经济就容易滑向慢撒气下的低迷增长或中等收入陷阱。
其次,稳住经济大局也是为了争取时间,为推进改革与调整赢得时间。但是,如果稳而不进,稳中不改、不调,或者改革与调整不能到位,虽然暂时稳住了,从长期看,仍然挡不住经济会逐步滑向慢撒气下的低迷增长或中等收入陷阱。
5。给企业家的建议
宏观经济是讲总体、讲趋势、讲原则,比较抽象,且讲的内容是单一的经济领域。但是微观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小宏观”,微观不能讲的太抽象,必须要具体。什么叫“小宏观”?就是要讲内部的组织架构,讲人的激励与管理,讲财务与投资,讲产品与技术,讲市场与营销,有时候还要讲与政治的关系,讲与主管部门和官员的关系。企业和宏观不一样,哪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赚钱。
宏观即使有时讲产业结构调整,讲产品升级换代,但这与微观企业有时候关系也不大,不要太在乎。为什么?因为中国这么大,全国的GDP到2018年要达88万亿,快90万亿,一个普通的微观企业产值是多少?几千万?一个亿?即使十个亿,也仅仅占全国GDP的9万分之一,很小,很少。这么大的国家,由14亿人口的吃穿住行构成的、各行各业近三千万家企业,不要说朝阳产业,就算是夕阳产业,只要是在同行中做好“小宏观”,有明显的竞争力,一样可以赚钱。
所以夏参事认为,企业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要了解形势、看清趋势,但是最好是“三步一抬头”,“五步一抬头”,不要老抬头,做企业的要有做企业的定力,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小宏观”上。大道理要懂,做企业家的还要回到本身,多想想自己的小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