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看一下文中我写的年龄,年龄在四岁半左右,因为男孩子本身心智发展整体相对缓慢一点,因此四岁四岁半的孩子,他们的思维认知、界限感知、状况判断才逐渐清晰,所以在这个年龄段以上的孩子,一般才能清晰的表达,我们是在玩游戏还是真的打架,我们是发生了冲突还是没有冲突,因为什么发生了冲突,甚至我是拒绝的还是接受的,还是刚开始接受后来想要拒绝。另外一点,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语言已经相对成熟,也就是他们会吵架了,直接动手的速度逐渐降低,频次也逐渐减少,因此他们已经具备了用语言解决冲突的应对能力。
那么再小一点的孩子,他们的动手速度是比较快的,所以在幼儿园里一般发现就需要及时制止。
打架怎么教,通常我们认为的打架是有动手的行为就被判定为打架,其实不然,孩子的游戏中也会有打架游戏的出现。这个养过孩子的父母应该都有发现,比如一个男孩过去打一下另外一个男孩,另外一个男孩转身来追打,那么这个先去引发的孩子,是很开心的。那其实他是在发起游戏,只是这个游戏很容易被感受到攻击性,所以容易引发冲突,对方的感受也不好。所以如果我们发现有孩子想要去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别人建立关系,老师也会介入,询问孩子是否想要玩这样的游戏,如果孩子回答是,那么就继续引导孩子去询问对方同不同意这样玩,如果不同意,发起着需要道歉且暂停自己的行为,如果对方同意,那么重点来了,如何打闹会减少受伤,老师会和孩子做讨论,第一,哪里不能打,比如面部、隐私部位、肚子。第二,不能怎样打,比如用脚踢,比如用手指甲抓。
第三,打架游戏开始时,确认是在玩游戏,一旦一方说我不玩了,都需要停止游戏。
讨论结束,老师一般会持续关注,看哪些孩子是不能遵守规则,无法及时停下来的,会及时干预,哪些孩子是容易带来伤害的,老师也会及时干预,这时候就会陪孩子练习无接触打架,像气功一般,为孩子展示,带孩子一起玩。
那么还有一类孩子,他的力量也起来了,但是他跟畏惧肢体冲突,这样的孩子,老师会成为一个过度载体,那就是班级老师会和孩子玩摔跤的游戏,过程中展示,如何在把对方摔倒时,还能够减少猛力,使对方轻一点倒下去,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想要练习较力的孩子能够有机会发泄自己的力量,感受自己的身体。
那么第三种就是真正的打架了,一般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即便生气了,也是会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但用力不大,边打边吵,这时可以给孩子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感受一下,一旦发现他们的情绪逐渐激烈时,走过去询问,需不需要帮助解决,小一点的孩子通常都会暂停等待老师帮助解决,五岁以上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不说话,不想被干预的情况,这时老师就停止干预,对孩子说如果你们需要帮助,随时来找我,但确保是把孩子分开,让他们有空间冷静,不会再重启冲突。
那么还有一类是一旦冲突,迅速扭打在一起,动手速度快且狠,那么这样的孩子,一般是及时干预的,确实会担心他们给彼此带来更多身体上的伤害,分开之后了解情况,处理完问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要重点关注的是他们是否有持续试探彼此力量的行为,如果有,就回到上面,老师来组织一场较力游戏,让他们看清彼此的力量悬殊,也给机会让他们体验一下彼此的力量,体对抗的力量、不可控的力量、无力的力量、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都有什么感受。
再有一类就是幼儿园也会有一些孩子,仗着自己的力量比较大,总想对别的小朋友东戳一下西搞一下,很多小朋友生气还礼也不占上风,那么对于这一类孩子的动手行为,是需要及时干预的,当然通常这类孩子具有领导力,也渴望成为权威,那么我们带孩子讨论如何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领导者,引导孩子把力量施展到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帮助老师做班级事物上的事,把爱唤醒,把对抗的力量转化为爱的力量,再对这样的孩子多一些欣赏和看见,孩子很快就会转变,然后你会发现,上了小学后他们身上的正义感非常足,也特别受小朋友欢迎。
所以给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经验过程,引导孩子总结经验,习得新的应对模式,不把这种行为定义为可怕的事、糟糕的事,才可能给孩子学习的机会,否则就用说教的方式去教育。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孩子真的爱打架呢?冲突比较大的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自身体质问题导致身体很不舒服情绪波动大的孩子,界限感非常弱的孩子还有超雄体质的孩子,而力量生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力量冲突,都仅是成长的一个阶段和过程而已。
随着孩子长大,最终要支持孩子走向的是能够用更加文明高级的方式来面对冲突,解决问题,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也能够及时克制自己的本能,冲突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教机,老师和家长都可以本着欢迎的心去迎接和应对,那么父母的学习就很重要。
至此感谢一位爸爸的提问和质疑,打架到底该怎样介入引导,现实中看到的打架会破坏友谊,我也把我们以往对孩子的部分引导分享在这里,供大家思考,越打感情越深,越打感情越破裂都不全面,我个人认为所有的一切看当下的发生,成人做及时的关注和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