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

作者: 记录帮 | 来源:发表于2020-12-05 10:48 被阅读0次

    《心经》开始于"观自在菩萨,行深……"。我解释为觉知和观照内在是否自在,是否有其它思想和情绪在无意识的反应,觉察到它们也就放下它们了 ,那一处紧绷就会放松,对于身体的感受就是自在。

    有心灵大师说过类似的话,通过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而保持觉知"此刻我自在吗",这个问题几乎会引起你对全身的觉知,觉知到自己不自在的东西,一觉到它,伴随着自己的呼吸,它又变得自在了。

    一瞬间你感觉身体变轻了,念头通达了。

    后面的"行深般若"指的是你已经进入很深的禅定了,但是前提肯定是观自在和做到自在。身体放松的状态下已经接近于禅定了。定、静、慧。

    放松、静、慧、悟大概是相通和相连的过程。

    不管用在任何方面都是如此,比如一个修理汽车的员工,他的身体不放松就无法做到静,无法静就做不好这件事情,最终表面上是工作,其实是修心。自在的人是聪慧的,他没有阻挡智慧的流动,更容易进入静。静的同义词太多:专注、全然、觉知。静中学习的人可以想象知识变成了一个场域完全包容它,把它与外界完全隔离,就是为了让他完全参悟。干扰就是能侵入这个场域的事物。

    在上面的问题中,静能生慧。后世无数人想正确理解的《大学》有提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虑,虑而后有安。

    止、定、安在我看来就是戒定慧三学,它们的根基是静,心不静,学不了东西的。

    《坛经》里讲六祖慧能是自己顿悟的,不过里面描述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意是在五祖第一次给他讲《金刚经》念到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无数人在读,也没有什么反应。

    自在也不等于开悟,禅定的人进入那个意识状态叫做刹那开悟,对它们来说是瞬间进入了当下,然后追求呼吸与呼吸之间的短暂停顿——思维停止。

    对我们来说,觉知就是自在了,有意识的看到反应的发生,自在已经开始了。自在不是永恒的,它是某一刻的状态,那一刻身体和心灵在开花,我们感受到生来时宁静自由自然的样子,那瞬间你没有思想的束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tg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