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张宾大的图,怀念一下大费村的美景。
常常会有预备出国的朋友私信我自己的问题,大部分的情况都是对自己想做什么比较模糊,但是就觉得想出国。今天和大家分享几点我的经历:
坦白地说,我本科毕业跑去美国留学是其实为了逃避工作;大二的暑假实习把我活生生从进入社会的边缘逼回了象牙塔,当时觉得GRE和托福看起来比通勤简单的很多,就一头扎进了DIY留学的大军。
会选择DIY是因为在这方面我的控制欲太强,没有办法把去哪里度过2年的时光这样的决定交到一个陌生人手里,而网上众多留学社区的经验分享贴也让整个过程看起来并不那么孤独。
由于当时对职业的选择并没有清晰的定位,我出国留学的目标也相对来说更加灵活。我的本科是英语教育,是一个文科的不能再文科的专业,在学校实习了1个月之后我就明确的知道自己不是做老师的料,但是对于到底想做什么依旧很迷茫。
考完GT之后,我拿着自己的成绩开始了选学校选专业和递申请的过程;除了就业等实际的问题,我还看了N多留学生活的帖子,想了解一下在美国各个地方生活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想想接下来的两年要怎么度过。
从排行榜开始
递交申请的时候,我刚好在兼职翻译《费思克选校指南》这本书,这个过程让我大概了解了美国大学生活的几个板块,也让我对各个名校的优劣势有了一些基础认识。
我当时考虑学校有这么几个方面:
1) 学校一定要在或者靠近美国的大城市;2)学校有一定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一定的声望。
这完全是因为,比起学术,我看重的更是职业发展的可能和生活的丰富程度。如果是学术追求大于一切的,那么教授和所处专业funding才是你应该考虑的标准。
用这个标准和大学排行榜一对比,我删选出东西海岸靠大城市的20多所大学,用excel列出来。
这个excel的纵向是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官网,右边分别是 所在地,综合排名,费用,是否有奖学金,GT门槛,是否有我感兴趣的专业,申请截止日期,申请需要准备的材料。
硬骨头一个一个啃
把这个表列出来之后,我就开始了漫长的逐一排查的过程。选专业其实是从这一步才开始的,每个学校的网站大概需要1个小时到2个小时不等,在搜集以上信息的同时,了解和自己背景相符合又感兴趣的项目。
插播一个关于转专业的情况,文理工三大类跨界转还是有些困难,除非有特别相关的经验或研究成果,或者你想转去的那个专业当年申请的人特别少;实在想专业也可以考虑先申请把握比较大的专业,到了学校再转。我上学的时候,好多文科生都顺利转去了编程,并在美国找到了工作。
这个过程繁琐却并不枯燥,我当时经常会有原来还有这么奇葩的专业的感觉,学问是可以做到如此之细的。
深挖你感兴趣的项目
如果一个专业看起来又符合你的兴趣,你的条件也够,那就可以深一层次的挖掘信息了;主要是课程设置,教授的bio,教授出版过的文章,就业率,校友网络,实习机会,职业轨道。
看课程设置主要是为了你对那么要学习的东西真的有兴趣,同时有能力顺利毕业;看教授的介绍和著作主要是为了了解他在学术届代表的派系;就业率有的时候学校不会登在网上,但是你绝对有权写邮件去问,招生办的人会很乐意回答你的。
得到前辈的一手情报
大部分的时候,你都不会是去你目标学校的第一个人,找到学姐师兄的联系方式,去问一问实际的情况和他们的经历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参考作用。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是那个特例,但其实同一个项目出来的留学生在就业方向上是大致雷同的,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历程和故事。
敲定申请目标
经过这前三步的删选,最后我申请的学校只有四所,录取率是100%,我选择的也是各方面综合都优先的宾大。
其实有了一个科学的选校选专业的方法,就可以花多一些力气在准备每个学校的申请材料上;比起广撒网这是更高效的方式。
以上一点小经验,希望可以帮到各位和我一样曾经迷惘,想晚点进入社会的学弟学妹。
不过说实话,社会其实没有那么可怕。:-)
转载请发邮件到80676339@qq.com; 注明平台和机构性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