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的女作家中,杨绛列于首位。
杨绛的作品以散文居多,如《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我更钟情于散文,因为读散文,是与作者面对面似的交流,更直接更真实,不像小说,作者往往躲在幕后,像皮影戏中,白幕后操纵影人的艺人。读杨绛的散文,如沐春风,如赏秋月,如夏夜摇扇闲谈,如寒冬围炉夜话。
喜欢杨绛,是从读了她的散文《老王》开始的。作为一名作家,杨绛从平视的角度,甚至从最低端,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对底层老百姓秉持一种天生的悲悯之心。俗话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仅喜欢杨先生朴实的文字,更喜欢她的为人,她的谦恭,她的内敛,她的才气。我还意外发觉,杨先生的语言也颇有趣味。
如《听话的艺术》,是杨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写的散文,如今读来,仍然新鲜逗人,文中不断闪现思想的火花。
下列一段令人会心一笑,“话不投机,不能把对方两片嘴唇当作书面一般啪的合上,把书推开了事”,不喜欢的书,可以随时合上,弃之一边;而不喜欢对方的喋喋不休,你只能保持沉默。“听话的时候,咱们的自我往往想按在盒里的弹簧小人儿,忽然会‘哇’的探出头来就一声‘我受不了你’”……实在有趣得很。
新鲜的观点俯首可拾,“说话的目的在表现,听话的目的在了解与欣赏”,有时说话者并非要传达信息,而是展示自己的才能或权位或财富等,听话者倒是为了了解对方,赏识对方。“听人说话,最好效仿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此话怎讲?有人说话含糊其辞,或含沙射影,或王顾左右而言他,你不能刨根问底,不必期待清楚的答复,在官场或职场,甚至在大家庭中,心知肚明,可能讳莫如深。
“辞令巧妙,只使我们钦慕作者的艺术,而拙劣的言辞,却使我们喜爱了作者自己”,巧舌如簧或舌灿莲花,说明作者的口才不错,而口齿木讷的人,为什么获得人们的喜爱呢?因为拙劣的言辞更能表明说话人的真诚真心,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虚与委蛇,正如杨绛所说,“我们钦佩羡慕巧妙的言辞,而言辞笨拙的人,却获得我们的同情和喜爱” ……
杨绛的散文朴实但传神,贴切又幽默,思维敏捷,分析透彻,即使过去半个多世纪,还是读来亲切,流露出对说话笨拙的人的喜爱。是不是钱钟书就是她笔下有着笨拙生活能力但惹人疼爱的人呢?同样,完美的人令人仰慕,但是有距离的,难以亲近的;有缺点的人却真实自然,令人可以靠近,让人有愿意付出的快乐。
不仅喜欢杨绛的语言风趣,更喜欢她在《我们仨》中,痛彻心扉后的种种人生感悟。
《我们仨》杨绛在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相继去世后,于耄耋之年写了《我们仨》。文中没有悲悲切切的文字,但从平静的叙述中能体会到老人心底无限的伤悲与对过去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怀念。这本浸透着泪水的回忆录告诉读者,生活的本来面貌就是欢笑与痛苦并存,遗憾中不乏细微的点滴幸福。阅尽百年沧桑,平淡如水的一生,在杨先生看来,如梦如烟。在经历透彻的痛苦后,保持一种平静淡然,“洗去百年的尘世污垢”,然后从容地“回家”。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浸透着作者的血与泪,将之经过精心加工后呈现给读者的一道文学盛宴。有着一定鉴赏力的人能从表面的文字,洞察到水面下巨大的冰山,领略到作者真实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文字所传递的思想境界。如果没有经历生活的磨练,没有经受痛苦的挣扎,没有对人生的彻底反省,往往难以静下心来,将生活的感悟通过凝练饱满的文字表达出来。
作家往往是孤独的,站在社会的边角,冷眼注视“你方唱罢我收场”的社会,清晰审视各个角色的欲与求。作家往往不习惯于在聚光灯下,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但作家往往站在思想的前沿,以文字警醒人们意识到人生真正的意义,如一盏灯塔为迷茫中的人指明方向。
我想,杨绛正属于这样的作家。我喜欢杨绛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