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作者: 我是琜琜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20:41 被阅读0次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文

译文

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6克,丹皮9克,茯苓3克,泽泻3克,桂枝(去皮)),附子6克

这个方是治疗虚劳消渴(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小便过多、或小便不通畅、里急(腹胀想大便)、小腹有牵扯感,脉虚两尺非常细微的病。

这是治疗肾经水气不升的方法。肾水,是人身津液存在于(身体)下部。津液的来源,在于肺金。津液消耗,在于肝木。肾水主收藏,肝木主疏泄。木气疏泄,就会生风气。消渴,是肾水被风消耗,水气不能养木气。风气越增加,就会越消耗伤及肺的津液。肺液被消耗,所以就会消渴。

人身小便流通,原本是依赖于肝木疏泄的力量。正常人小便不会过多,也不会不顺畅,是因为木气和平,疏泄适宜。消渴的病,水火不充足,不能养木(原书为“水”,应是有误)。木气失去根源,就会忽然疏泄太多,忽然疏泄不够。疏泄太多,小便就会太多,疏泄不够,小便就不通畅。虚劳里急(腹胀想大便),小腹有牵扯感,都是因为水气不足,木气失去根源,郁结而不舒畅。

这个方用地黄滋润木气,调疏泄,然后保住水气。山药补金气,帮助收降,而生出水气。茱萸收敛火气,丹皮清热,茯苓泽泻除湿。湿,是木金升降不顺,土气郁结而变成湿。用附子,补水中的火来培养木气的根。用桂枝,通达木气的郁结。水火都充足,木气就得到根源,所以风气就平消渴就止住了,小便照常,这些病就都痊愈了。水中火气充足,则生木气。水中有气,木气就会上升。木气上升,疏泄自然就调和了。脉象两尺非常地细微。肾是人身津液的主管,候(诊脉)肾脉是在尺脉,津液少所以两尺脉微。两尺候肾脉,左尺候水,右尺候肾水中的相火。这个病两尺脉微,右尺必定比左尺更细微。所以养水的药中,又用到附子。附子非常热,是专门补下焦相火的药。中气是生命的来源,肾气是中气的根。消渴,小便过多,小便不利,里急,少腹拘急,这些都是木气成风的事实。

生育生物的气,春木主管上升,秋金主管下降。木气上升就会生出火气,火气又随秋金降入水中,金气下降就会生出水气,水气又随春木交入火内。木气上升金气下降,火水相互补充,四维就圆了,中气自然就兴旺。人和造化同气,没有病的人的气化,就是一个肾气丸。生这些病的人,服用这个方后,病会痊愈身体安康,精神爽健,饮食增加。这是四维的升降已经恢复同以前,中气的旋转,因而也照常了。这是运转车轮来恢复车轴运转的方法。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博/公众号/知乎/简书@我是长夏S

相关文章

  • 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文 译文 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6克,丹皮9克,茯苓3克,泽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组方: 干地黄40g薯蓣20g山茱萸10g粉丹皮15g茯苓5g泽泻5g桂枝...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证治推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证治推论 肾水不升用肾气丸,心火不降用泻心汤,心火为心包相火,方法为降火,不是...

  • 补阳剂:肾气丸 右归丸

    肾气丸 《金匮要略》 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怀药及山萸, 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右归丸 《景岳全书》 右...

  • 8.9.两感温病

    两感者,本身木气疏泄偏胜,伤及肾家藏气,肾阳外泄,肾气空虚,又感时令疏泄之气之病。此病极危险,一为肾气丸证,一为大...

  • 中药亲试记-----金匮肾气丸

    去药店买药,只要一说是腰疼,店员就会给你推荐金匮肾气丸。 那金匮肾气丸,是温肾阳的药,为啥要写成“肾气丸”? 从药...

  • 理中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文 译文 理中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人参(即党参)、白术各6克(一钱等于3克)、干姜、炙甘草各3...

  • 肾气丸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肾气丸证治推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肾气丸证治推论 1.补肾水的方法是通过补肺、滋肝的方法获得的。药物用山药、生地。 2.小便与肝木...

  •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本是源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炮附子八味药组成,温肾化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vd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