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时,得理也得让人

有时,得理也得让人

作者: 逐日无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3-15 09:15 被阅读0次

        现在的孩子,普遍受不了委屈。有人稍冒犯他,就会翘嘴巴,瞪眼睛,嚷嚷开;两人有点小摩擦,习惯于找对方的不是,抢着辩白:“都是他……”,瞧着他们的神情:一脸无辜,满脸委屈,还总不忘带着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庄严”。因为,他们觉得“理”在己一边(哪怕内心觉得理亏),有理就得当爹,当爹就得气壮,气壮何须饶人?得理何须让人?

        的确,相对于“强词夺理”甚至“无理取闹”,“得理不让人”的确要高一个层次。前者不认“理”,背弃了基本道德规范,尤其是“无理取闹”,是严重地违规,不但是不道德的,有的可能会触犯法律。而“得理不让人”,至少是有理的,其原点是道德的,它应该得到得理所拥有的一定权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得理不让人”似乎没有错,“得理不让人”的人是一个讲道理、有一定道德的人。然而,以一个有素养的人来要求的话,那么事事“得理不让人”的人,显然还不能称为有修养的人。

      “得理也让人”体现的是一种宽容的精神,豁达的心胸和不唯是非,看淡得失的非功利处事原则。这一处事原则,孔子称之为“恕”,奉之为一生行为之准则:“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可见,“恕”字是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得理也让人”不同于“忍”,它绝非有理不争取,不论是非任由歪理横行,不求有理有节,只为委屈求全。它绝不是软弱无能,丧失原则,缺乏正气,而是一种通过引而不发的绵延智慧,让对方去内心反省,自我观照,自性开悟。

        而当下社会,依法论理通道或许还有一些缺失,使“得理不让人”,甚至是“无理取闹”往往能得到额外的收益,其结果是坏币驱逐良币,“得理不让人”成为部分人的处事观。

        孩子言行的背后总能折射出成人们的影子。孩子受不了委屈,还不是从小就生活在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他们的得理不饶人,还不是成人的言传身教,发挥了育人的功效?——成人以自己的处事观影响、移植到了孩子们的身上。

        培养一个富翁需要一代人,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这里的贵族应该指的是人的一种气质,一种素养,这种素养中,毫无疑问“得理也让人”也占有一席之地。或许,在今天提倡让我们的孩子“得理也让人”,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着眼于三代之后的明天,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关文章

  • 有时,得理也得让人

    现在的孩子,普遍受不了委屈。有人稍冒犯他,就会翘嘴巴,瞪眼睛,嚷嚷开;两人有点小摩擦,习惯于找对方的不是,...

  • 得理也得饶人啊

    刚看了央视法制频道《奇怪的流浪汉》,56岁孤僻内向偏激的徐某,兄妹和家人的关系差,与同村邻居发生矛盾自己无力解决,...

  • 得理要让人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怕拿交情当交易,觉得我对你这么好,这么拿你当朋友,你就理所当然要回报我,或者我有求于你了,你就必...

  • 得理要让人

    得理要让人,得理不让人的人是 不得人心的。有道理更要谦让人家,没有道理也要让人家。

  • 得理要让人

    得理要让人,得理不让人的人是不得人心的。有道理更要谦让人家,没有道理也要让人家。

  • 礼让理不让

    礼和理 水火不溶 礼节讲究谦让 得让人时且让人 理与礼不同 得理不让人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是非分明 理直而气壮 ...

  • 教育根植于爱

    和政021马桂英 生活,有时真的让人无语,让人心碎。有些路,不想走也得走,跪着也得撑下去,有些事,不想做也得做...

  • 2019-06-30车站心语

    ” 生活,有时真的让人无语,让人心碎,有些路,不想走也得走,跪着也得撑下去,有些事,不想做也得做,流着泪也要做好。...

  • 沉默比诉说轻松(1)

    生活,有时真的让人无语,让人心碎。有些路,不想走也得走,跪着也得撑下去。 有些事,不想做也得做,流着泪也要做好。 ...

  • 2019-11-30

    教育根植于爱 生活,有时真的让人无语,让人心碎。有些路,不想走也得走,跪着也得撑下去,有些事,不想做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时,得理也得让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vx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