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视机的变迁——改革开放40年之记忆

电视机的变迁——改革开放40年之记忆

作者: 梁余温泉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11:14 被阅读389次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对于我这个农家子弟来说,改革开放40年来最具缤纷色彩记忆就是电视机的变迁,由两色黑白到五彩斑斓。

    我们村里第一台私人拥有的黑白电视机,出现在1978年前后,是在公路段工作的一位韩姓职工购买的太原生产的春笋牌12英寸黑白电视机,当时的价格将近400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多的工资,在那个时代,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极其风光的事情。

    我母亲爱红火热闹,经常去这家看电视,去看电视的村民,比听“叨瞎话”(民间说书讲故事)人多了去了,炕上坐满了人,地下站的坐的,有的干脆坐在地上,从屋内到窗户外都挤满了人,如果去晚了,根本连脚也就插不进去,别说看电视节目了。村民吞云吐雾,满屋子都是旱烟味,高声咳嗽,随着一口浓痰而出,炕上地下一片狼藉,后来,主人家早早就把街门关上了。

    几乎在同一年,温源大队也花800多元买了一台18英寸的黑白大电视机,每天晚上由专人负责放电视,也是在村里的“大房”(村里的小型礼堂)演播,村民终于有了一个看电视的公共场所,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

    1980年前后,焦化厂的工人掀起了买电视机的热潮,还有长沟煤矿的矿工也买下了电视机,我家住的南街就有三户人家买下了电视机,(这时,温源村平均80户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县城平均10多户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这样,村民看电视就分散开来,不至于出现一道街的人都挤在一家看电视,看电视的村民好像亏欠别人东西一样。

    那时候,村里大都是交往颇多、关系融洽的邻家居舍,聚集到某家看电视,天暖和了,就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很多人兴奋地看着,每天晚饭后,左邻右舍大人小孩便自己拿着小板凳聚到一起看电视节日,那温馨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大家安安稳稳地坐着,边聊天边吃饭边看电视,那种农村原本的淳朴善良宽容厚道的传统品德逐渐又恢复起来。

    记得《动物世界》非常吸引观众的,特别是片头开始的节奏明快动感十足的音乐、猎豹如刘翔跨栏般穿梭奔跑、滚圆矮肥的黑白两色的企鹅欢快的随着节奏跳着舞蹈、澳大利亚袋鼠站立不稳摇摇晃晃的拳击般厮打…

    那个时代,看电视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件新奇而神秘的事情。

    那时,全国著名的黑白电视机的品牌还是老工业基地上海产的金星、飞跃和凯歌等。基本上各省都生产黑白电视机,12英寸的居多,山西太原无线电厂生产的春笋牌黑白电视机,八十年代一路畅销。

    改革开放之初,彩电还极其罕见,在大机关单位、高干家庭有,一般家庭还购买不起。和顺县粮食局会议室有一台14英寸的彩电,我们晚上逃课去看过。

    当时彩电一般都是14、16、18吋日本货,如日立、夏普、索尼、三洋等,售价大概在1400--2000元之间。

    记得“黑白彩电”曾风靡一时。取一张比荧屏稍大的透明白胶片,把上部涂成天蓝色,中间涂成橙黄色,下部染成草绿色,将此三色片挂在电视机前,便呈现出彩色影像了。别看这雕虫小技不足称道,但它毕竟填补了视觉心理中的遗憾。

    此时,又有高人抛出创新产品———电视放大镜。此项新产品可是具有“科技”含量的工业化产物,即用有机玻璃材料压制出的,通过光学折射便将影像放大了,9寸机变成12寸机,12寸机变成16寸机了……于是“大屏幕”电视可谓名实相符了。

    和顺农村大量地拥有黑白电视机是在1985年以后,那时候,新人结婚必须买一台400元左右的14寸的黑白电视机,是最为昂贵的家用电器和家庭财产了,其余必备物品是:70年代的三大件,手表、洋车(自行车)、裁缝机;加上座钟,大衣柜、平柜、高低柜、扣盖箱;条件好的家庭买上一台价值200元的双喇叭立体声录音机。在那个时代,家里的摆设物件可以用手指头点清楚的。

    黑白电视机年头看的久了,虽然声音清晰,但是画面总是弹出些雪花,甚至还会双影。人们去院子里动动天线杆,直到屏幕画面又恢复平静,再选择把天线放到一个恰到的位置上固定。或者拼命的对电视机拍拍打打,有的时候也会图像就又清晰了。

    随着转播信号的增强,再也不用把天线放的高高,琢磨如何才能让节目接受的更清晰了。但是这个时候黑白电视也普及全村,彩电又成了普通家庭下一步的奋斗目标。

    1990年代后,彩电开始进入农村家庭。城市的彩色电视机已经逐渐普及,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每个家庭生活中必需品。这时候,黑白电视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彩色电视机的荧屏尺寸不断变大,开始是14寸,接着是18寸、19寸、21寸、平面直角21寸、25寸、29寸、平面直角29寸、画王、柜式背投式32寸电视等;外国和国产的彩电在中国市场上平分秋色。

    进入二十一世纪,笨重的显像管电视机惨遭淘汰的命运,人们开始选购“液晶”、“等离子”、“硬屏”、“软屏”、“高清”、“网络电视”、LED数字等超大屏幕超薄电视,韩国、日本的电视引领液晶彩电市场,国产的电视紧随其后,电视尺寸从32寸起,家庭普遍47寸、55寸,直至60寸以上,有的家庭电视机达到两至三台。而且正在向每室一机方向发展,看节目各取所需,不再有几人欢乐几人愁的困扰。

    在40年的电视机发展历程中,麦克的太阳镜成为时尚青年必备的装束,《万里长城永不倒》唱响大江南北,幸子衫、光夫衫、慧芳服引领中国大众的服装新潮流……

    随着电视机从9英寸黑白电视机,到21英寸彩色时代,再到今天60英寸LED屏数字时代,由无线信号的两个台到有线闭路的几十个台,直至网络电视的上百个台,一台电视机印证了我国四十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之成就,电视机更新速度之快,让人眼花缭乱,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令人顿生无限感慨。

    1978年以后,戴着各种帽子的人摘去帽子,不敢往来的亲友恢复往来,一色的蓝蚂蚁、绿军装改为喇叭裤、西服,一色样板戏、革命歌曲到《乡恋》、流行歌曲,电影从《上甘岭》、《创业》到《追捕》、《甜蜜的事业》,从“上山下乡受教育”到“恢复高考”,从打倒“美帝”到“中美建交”,从“文革”到改革开放。禁锢下的生活形态的改变似乎是顷刻间发生的。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物质匮乏民生困顿,到今天国强民富生活幸福,从一年只缝一身衣服,到一年四季购买衣服;从只有过年才能吃一顿饺子,到随时随地可以吃饺子;从布票粮票紧缺供应的时代,到网络电商送货上门的时代;从书信远寄好几天才能互通信息,到手机电脑此时此刻视频对话;从自行车只能由少数家庭拥有的贵重财产,到小轿车普及家庭;从听“叨瞎话”熬年,到看春晚熬年,到上网熬年;从“铁拳砸碎旧世界,双手开辟新天地”的阶级斗争味道浓厚的对联,到“改革结硕果果香四海,开放绽鲜花花满九洲”的充满人文色彩的春联。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018年12月18日,中央召开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晚上央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文艺晚会隆重上演,感谢邓公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把极左的治国路线拨乱反正,国家从此步入正轨,使人民吃得饱、穿得暖、有钱花,我是改革开放国策的受惠者和亲历者,看到90岁的老歌唱家李光曦登台演唱《我爱你中国》,想起他老人家在40年前唱的那首《祝酒歌》,全国人民伴随着《祝酒歌》激越而欢快的曲调和李光羲那高亢激越极富感染力的歌声,积压已久的激情一下子爆发出来,满怀壮志与豪情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习总书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难忘的黑白电视机,改革开放之初,都是12吋和14吋,比现在的平板大不了多少 春笋牌黑白电视机说明书,一代人的记忆 人们在国营商店里凭票排队购买黑白电视机 八十年代初期,家有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机,是很风光的事情。 九十年代流行的彩色电视机,荧屏尺寸都在21吋以上了 进入21世纪,电视机更新换代极快,笨重的显像管惨遭淘汰,现在的电视机已经成为超大超薄液晶LED全网络节能电视机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视机的变迁——改革开放40年之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wd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