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游天下(838)桐城六尺巷

文游天下(838)桐城六尺巷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8-19 06:19 被阅读0次

    太庙是指皇家宗庙,最初其只供奉帝王以及他们的先祖,自汉代开始,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经皇帝特批也可以进入其中,称作配享太庙,被视作无上荣光。清朝唯一一个享此殊荣的汉人是安徽桐城的张廷玉,他深得雍正帝的赏识,官拜保和殿大学士和首席军机大臣,荣耀至极,而其父张英同样曾问鼎宰相之职。

    张英做过康熙帝的老师,其深谙读书之道、修身之道、齐家之道及养身之道,他所撰的《聪训斋语》《恒产琐言》被视为家训经典,其名言有:“大事不可糊涂,小事不可不糊涂。若小事不糊涂,则大事必至糊涂矣。”张英不仅说得漂亮,做的同样光彩照人,有一则事例被传为美谈。

      一日,张英收到老家的一封加急书信,内容是:张氏祖宅和邻居吴家之间原有一条公共小夹道,最近吴家意欲越过中线占便宜,两家由此发生争执,张氏族人想让张英出面威吓对方。结果,张英回信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听从其言,主动让出三尺地界,而吴家大受感动,也退出三尺,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相安无事。而那条巷道得名“六尺巷”,流芳后世。现在其被辟为远近闻名的4A景区,吸引来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化身为成功处理邻里关系的活教材。而此事对张英子女的影响至深,其三个儿子都识大体、顾大局,官居显位,尤其是第二子张廷玉更是光耀门庭。

    尽管张廷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官职超过了其父,但在个人修为上与张英似乎还有差距。张廷玉为雍正帝立下汗马功劳,雍正口头答应他配享太庙,可到了乾隆执政时,张廷玉便有些倚老卖老,要乾隆为其立下字句确认身后待遇,君臣由此产生嫌隙。直至张廷玉死后,乾隆考虑到父命难违,才落实张廷玉配享太庙之事。

    与张英礼让三尺不同的是,张廷玉则斤斤计较于虚名,差点引来杀身之祸,其后代也颇受影响,大多被革除官职。现如今,六尺巷子今犹在,不见张吴两家人,两侧的房产早已换了新主。只有矗立于巷子两端的“礼让”“懿德流芳”牌坊记录着那段息事宁人的往事,为邻里之吵、疆域之争树立起可资借鉴的丰碑。地球足够广,能够容下所有的纷扰,唯有安宁与富足才是民之大幸。

        2023.8.20

相关文章

  • 六尺巷的宽度

    来到文都桐城,不能不看六尺巷。六尺巷很小,名气却很大。 关于六尺巷,在桐城地区流传这样一段佳话。 ...

  • 桐城六尺巷

    桐城六尺巷 旧事巷语 1985年安徽桐城市 七绝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

  • 838 畅游天下

    畅游天下勇闯天涯 奇松怪石千姿百态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寻访名山大川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 春暖花开大地回春 燕子北...

  • 桐城六尺巷

    桐城六尺巷.万代美名传, 秀才品德颂.宰相胸襟广, 官民互谦让.邻里情谊长 古人模范表.今朝更高尚.

  • “六尺巷”~~桐城

    桐城,现属安徽省安庆地区。古称“桐国”,因当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式定名为“桐城”,...

  • 走进文都桐城 走进六尺巷

    01 今年的六月十二日,我和红罗山书院编辑安然妹妹,在桐城二位友人和文友秀丽陪同下,一起走进了桐城名胜古迹“六尺巷...

  • 由“六尺巷”说礼让三分

    传统文化讲坛→心灵鸡汤系列② 由“六尺巷”说礼让三分 在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远近闻名。 据《桐城县志略...

  • 「中国古城古镇」系列打卡,历史文化名城之安徽:桐城六尺巷

    【「中国古城古镇」系列打卡,历史文化名城之安徽:桐城六尺巷】 六尺巷传说,是安徽省桐城市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这是一...

  • 【文言文】《桐城古文選》序

    桐城文學之興,在有清一代。乾隆中,四庫館編修程魚門、周書昌謂“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學人多以桐城古文為宗,尊之...

  • 在桐城六尺巷

    到桐城,自然想起了六尺巷,它是中国人礼让品行的最好例证。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游天下(838)桐城六尺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xj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