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上我带涵涵和鑫鑫睡觉,我一边搂着哥哥,一边搂着弟弟。
涵涵反复要求妈妈只搂着涵涵睡觉,反复几遍以后鑫鑫也跟着要求妈妈只搂着鑫鑫睡觉。
哥两个僵持不下,最后哥两个都嚎啕大哭,招来了爸爸和姥姥把鑫鑫抱走,两边各自安抚这件事件才最终落下帷幕。
这就是同频共振,同质相吸的力量呀!
我一直觉得涵涵希望我的陪伴,希望我独立的陪伴。
但是他明白他还有弟弟,所以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满足他。
我认为这是他在试探我们相处的边界。
其实那天晚上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
我上完课看涵涵在玩游戏,我认为涵涵不需要我的陪伴,所以我就想把鑫鑫弄撒的积木玩具轨道车给重新拼好。
我拼到一多半的时候涵涵出来找我,我头都没抬就告诉他:“涵涵你等我一会儿,我给鑫鑫弄好他的轨道车就陪你,一会儿就好!”
我认为我的话没有任何毛病。然而涵涵催促了几次都得到我相同的答案的时候就气鼓鼓的跑回屋里继续玩iPad去了。
今天学习了《孟子·梁惠王上》的第三篇,听了老师的讲解,我忽然茅塞顿开。
什么是为孩子好:什么是从事上为孩子好,什么是从心上为孩子好。
这跟我们说的感觉原点是一个意思。
我们陪伴孩子,是人在孩子的身边就好,还是用心来陪伴。
我们在心上爱孩子,就是让孩子爱更多的人,让他感受到因为爱他人而带来的被需要的成就感。
我回想起那天晚上的事情,其实涵涵的情绪是从我给鑫鑫弄玩具这件事情开始积聚的。
他认为我因为鑫鑫忽略了他。
我认为他不能宽容一点接纳弟弟也是我的儿子,我爱他,但是我也爱弟弟;我想告诉他两个儿子都是我的孩子,我不偏不倚,我都一样爱。
今天学习以后,我忽然意识到,这件事情完全是我处理不当引起的。
涵涵出来找我,是他需要我,而我确实因为鑫鑫忽略了他。
我应该请求他的帮助,让他帮我一起给弟弟修好玩具。这样我不仅是关注到了他,而且我拉他进入了我的阵营,我们成为了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
我想起之前有一次聊天,他兴奋地问我:“妈妈,你想去***吗?你如果想去,咱去呀!”
我看涵涵有意愿,大方的说:“你想去呀?好呀,那我陪你去呀!”
谁知涵涵很生气的说:“什么叫你陪我去呀?是我陪你去好吗!你不愿意去算了,那不去了!”
今天涵涵告诉我姥姥不是很舒服,我打电话询问,姥姥说没什么大事,就是不消化,身上没劲,躺着歇会儿就好了。
我再三跟姥姥确认我不需要回去带孩子照顾她,就委托涵涵让他今天照顾一下姥姥和鑫鑫。
涵涵痛快的答应说没问题!没等我鼓励的话说完,他直接告诉我:“妈妈我还没吃饭呢,我要去弄饭了!”
我今天从听完课就不停的在思索,孩子到底是需要我陪他还是他更需要来陪我?
或许我们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我把他当成了孩子。
其实他需要那种被需要的感觉,他需要我们被他帮助的感觉。
比我们单纯的陪在孩子身边,把孩子拉入我们阵营,让孩子跟我们一起完成我们的事情,或许这种付出的感觉,对孩子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