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把握尺度。

把握尺度。

作者: 许佳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12-02 12:09 被阅读0次

    上周五精读会,大家读了一位语文老师的一篇短文,文中大致是说了如今的教育体制问题重重,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很多的无奈,也能隐隐的感受到笔者的痛苦,好像是有一颗救苦救难的心,但却力不从心,想改变却改变不了眼前的这个现实,于是痛苦产生了。

    领读老师甚至是哭了,而我却没有什么感觉!

    是我心太狠吗?自然不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柔软的空间,我自然也不例外,我之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感受,可能是如今的自己是活的渐渐通透了。

    我经常喜欢分享的一句话是: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意义,是我们赋予了它们意义!

    看似是愤世嫉俗的言辞,能看到笔者一份救苦救难的发心,自然要为他点赞,但从个人成长,自利自我关怀的角度,我看到的还是一个年近五十的男性的“想不开” “放不下”,我看到的是“执念” ,这个痛苦其实是自找的,也可以说这个人并没有认清现实,也没有勇气承认自己不过是个凡人,这辈子能改变自己就不错了,能把自己做好,就是对这个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了,无需升起诸多妄念,痛苦了自己,也蹉跎了岁月!

    忽然想到,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短视频,细节没有了解,大概是一名小学老师受不了体制内的条条框框和一些违背自己价值观的言行,选择自杀!当然,自杀这个决定绝不会是某一件事引发的,也许还有其他原因,我们可以假设这位年轻的老师是因为看不惯又改变了不而选择自杀,确实值得同情,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可是换个角度来看,这位年轻的老师是典型的缺乏社会能力的表现,什么叫社会能力?简单来讲就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己工作的环境,身边的人和自己的三观不符,此时我们可以认为,问题出现了,这个问题的出现并不是个例,数以万计的年轻的教师队伍中,一定有和这位小姐姐一样的状况,为何她们就没有选择轻生呢 ? 从ABC认知行为疗法来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就是A事件发生,B我们的解读(认知),C我们的行为!首先我们绝不可能轻易的改变A,A是个社会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有美就有丑,又冷就有暖,这个时间本身就是二元对立的,学校中固然有丑的一面,但是仔细发现也一定藏着美好的一面,只是我们的眼睛都只会跟着惯性下意识的去看到我不想看到的一面,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问题导致了烦恼的出现,而不是这个世界出问题了!

    就算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发展的需求,导致了这个问题确实是个问题,那也不是我们弱小的凡人可以解决的,既然解决不了,做好自己,行所当行就好。每个小小的个体,能做好自己,那么社会自然也会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推进,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而已!

    很明显,这位小姐姐是在B的部分出现了认知的问题,这个部分问题的出现,还是要回归到家庭教育来看,也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也许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家中就有一位愤世嫉俗的家长,或者是老师,他们总是习惯性的看到事物的消极面,并且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自己的三观传递给孩子,慢慢的,这个孩子的三观建立也就这样形成了! 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自己却无力改变,那么逃避,逃跑便是一个人自动化形成的一种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本质上也是为了自我保护!

    说到这里,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

    其实我们养育孩子,可以按照如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方向来推进,孩子小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弱,他们通常会用本能解决问题,如:打(对抗) 逃(逃避)僵(摆烂,破罐子破摔,对自己完全没自信) ,家长如果看到孩子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莫慌,要知道这是正常的!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在自己身上用力,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升级自己的 防御机制)来在生活中给孩子组示范,孩子自然也会慢慢的发展出更成熟的防御机制! 

    当一个人的身上具备了越来越多的成熟的防御机制(也可以理解为是适度的防御机制)时,那么这个人就趋向成熟了!

    一个成熟的人是一个情绪稳定,且更多时候都能用前额叶(理性脑)来解决问题的人。这个脑区的发展前提是,适度的压力,愉悦的情绪状态,过度的压力和消极情绪会抑制这个脑区的发展,所以家庭教育的终点根本不是考试学习成绩,而是如何让你的孩子既能感受到压力,也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这些是金字塔的底层,这个能力不具备,其他能力也发展不起来!

    想用这样的一句话来结尾: 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在问题之外!

    祝福自己,也祝福所有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握尺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yh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