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思邈曾说此穴无所不治!能远离大病恶疾,却99%的人都不知道!

孙思邈曾说此穴无所不治!能远离大病恶疾,却99%的人都不知道!

作者: f12006423183 | 来源:发表于2020-10-28 11:12 被阅读0次

什么穴如此厉害?

相信大家都听过“病入膏肓”这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实是人体上一对重要的穴位。

“病入膏肓”这个成语,它源于《左传》中的一段典故。晋景公患了病,太医经过诊断,对景公说:“病入膏肓,药物已无济于事,无法治了。”后来景公不治而亡。于是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指病重难治。

药王孙思邈后来评论时说:“时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疾难谴,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孙思邈所指的“此穴”就是膏肓穴。

药王孙思邈的意思是:这些人医术低,只要找到膏盲穴,并灸它,病就能好!

那这个膏肓穴位改如何找?又在我们人体的哪个位置?

膏肓穴

01、打开膏肓穴,百病难藏

药王孙思邈艾灸养生高寿102岁。并在《千金方·杂病论》中说,膏肓穴无所不治。

(1)穴位功效1: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

(2)穴位功效2:历代医家多认为:膏肓穴有补益虚损、养肺调心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气喘、骨蒸盗汗、肺痨等病症;心气不足、心火上扰所致的癫狂、健忘、遗精等病症;各种原因所致的羸瘦虚损。

取穴方法:

坐位,双手交叉紧抱双肩,肘关节贴近胸前,将肩胛骨打开,从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再旁开三寸处,按其穴,病人中指有麻木感,说明取穴准确。

膏肓穴

因膏肓这个穴位比较隐蔽,针不方便扎进去,手也难以按到,想要活动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艾灸和自我锻炼。

02、艾灸

灸疗壮数:每天灸五十壮,累计至数百壮为佳。

灸时病人的感觉:灸至数壮,病人感觉两肩胛骨发热而并不甚痛,反有畅快之感。

灸后的调养:宜食温软饭羹,不宜太饱,不宜饮食生冷、油腻、黏滑和鹅、猪、鱼、虾、笋、蕨以及其他动气发物,不要触冒风寒暑湿,不要犯房室。 灸完膏肓穴,如果感觉气壅,可灸关元或中极或灸足三里,以引火下行。

此法古人多人,而现代人大多不接受直接灸法,也可艾条温灸,禁忌相同。每次灸完最好灸下足三里。

03、运动膏肓穴,祛除一身疾

除了灸法,日常可运动膏肓穴来达到祛除顽疾的目的。

(1)肘部弯曲,分别向前向后转摇肩关节各50次,一日三次,这样可带动肩胛骨上下旋转,以运动背部的膏肓穴。

运动

运动

(2)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腰直,胸平,两手握拳,两臂缓缓抬起到胸前与肩平,然后用力向后拉至极限,使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挤压两侧膏肓穴,略停1至2秒钟,再恢复原姿态,后拉时深吸气,回收时呼气,动作在水平面缓慢进行,动作到位,使背后有酸胀、出汗的感觉。

运动膏肓穴

运动膏肓穴

(3)反拳捶脊法:缓解肩背痛,疏通血脉,此法也是一个开膏肓的好方法。

具体做法:把手放在人体背部,反拳沿着脊柱敲打。这样做可以把膏肓振开,又叫振髓法。

久坐后可依此法经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缓解肩背痛,疏通血脉。

反拳捶脊法

反拳锤脊法

这些方法既可益寿延年,还对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颈椎病、乳腺增生等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中医博大精深,这么好的穴位有多少人不知道如何用,甚至都没听说过,看了此文大家要学会自己锻炼膏肓穴,远离大病恶疾,防治百病就靠它了!记得推荐给好友们都看看~

【来源:老年日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思邈曾说此穴无所不治!能远离大病恶疾,却99%的人都不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yq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