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作为一名犹太人,他和他的家人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们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于集中营的毒气室 ,只有他和妹妹存活了下来。
维克多.弗兰克他们一行2000多人被火车送往集中营的时候,就被分成了2个不同的人群,老弱病残幼被分到了左边,这部分人第二天就被送到了毒气室和焚烧室,10%被分到右边的人则当作劳动力活了下来。这是他第一次面临死神的选择。
在集中营,肉体的痛苦暂且还能忍受,但是精神的折磨让很多人选择了是自杀,选择结束生命在这个时候是简单的,只要往电网上一撞便可结束这地狱般的折磨。每天都会有人死亡,一开始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这些人会惊慌,会害怕,慢慢的也就变得冷漠,甚至面无表情的去扒死者身上的东西,以为自己留下些有用的东西。
在集中营里死亡率最高的时候不是饥饿,不是寒冷,不是疾病,也不是来自于残酷的劳作。而是在圣诞节前后,因为囚徒会天真的以为圣诞节可以回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越来越渺茫,逐渐失去勇气,变得沮丧。当有人选择吸烟的时候,或者把仅有的面包一次吃完的时候,便知道这个人会很快死去,因为他已经放弃了生的希望。
就是在这地狱般的环境下,同样的环境有些人却选择了“自由”的活着。
一位先于他进去的朋友告诉他,不要用粗糙的玻璃片刮胡子,哪怕只剩下最后一块面包都要用来换剃须刀,因为这样会让你看起来更年轻更精神,也才能有机会活下去。在这个地方,只有你还能干活,还有精神才会有一丝生存的机会。
有一个女囚在死的那一刻,他告诉维克多.弗兰克,说她很感激命运给了她这么沉重的打击,以前的生命自己从未考虑过精神完美这件事。而此刻面对着窗外的那颗树他却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还有一位囚徒,在每天每人只有一块面包的情况下,他依然选择每天去每一个囚徒的屋子去安慰别人,甚至把自己的面包分享出去。
同样的环境,不同的选择,也决定了不同人命运的走向。这主要取决于他面对事情时内心的决定。人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自由的权力。
这个自由就是人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下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当我们放弃了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你会觉得你所有的伤害都是别人造成的,你所有的伤害都是环境造成的。然而事实是,哪怕是在奥斯维辛这样的地方,你依然有着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只要你保持着内在的自由,那么哪怕穿着囚服,那你依然在囚服里面做一个自由的人,但是如果抛弃了尊严和自由,就真的变成了标准的囚徒,变得怨恨,暴力。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活的人便能生存,那些没有打败你的会让你更强。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那就把他当作一个任务,即使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立的一个人。对我们来讲,生命的意义包含着从生到死,受苦受难这一个更广阔的循环。
那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第一是通过一份工作或事业,在里面找到意义;第二是爱某一个人,哪怕片刻的思念都是有意义的;第三是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并选择面对它的态度。99%的苦难才会带来1%的快乐,如果苦难带来意义的话那么苦难本身也有了意义。
很多人把现在自己的不幸归结于原生家庭,归结于童年的不幸,但是请记住任何时候你都有选择的权力,都有选择的自由。生命本身就具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