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带孩子出去玩,看见上二年级的小侄女拿着一个小本本,于是好奇的问她为啥拿个小本子呢?她说:“叔叔,这里是都是我写的诗。”我有点小惊讶,你都会写诗了呀,很好奇的问,能给我看看吗?她给我们看了两首,写得还挺不错呢。
刚好前两天在豆瓣年度榜单上看到一本书《大山里的小诗人》,这是一本很薄的书,一天就读完了。整本书收录了100多首儿童诗,这些小作品,均出自7~15岁的留守儿童或乡村儿童。
读完这本书,很感动,我想每一个孩子的世界里都应该要有诗。
读完,更能感受到孩子的纯真和那丰富的想象力,可能更多的是那种环境造成的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成人思维。
这里面,有有趣的一面,比如一位九岁的孩子写的《一百岁后我死亡了》:
一百岁我死亡了
我的儿子是老警察
我儿子的儿子是警察
我儿子的儿子的儿子想当警察
很有趣,也很具有想象力。
9岁的蔡丹艳的妈妈一直在外打工,她很想妈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小树和大鸟》
我是一棵小树
妈妈是一只大鸟
大鸟飞去远方
小树慢慢长大
等大鸟回来了
小树给它一个家
小诗人说:这首诗是我和妈妈视频聊天后写的。我告诉妈妈,期中考试我拿到了优秀学生的奖状。妈妈说我很棒,她答应我只要我好好学习,她一定会回来看我。妈妈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会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和弟弟。等她回来了,她就会很高兴。如果她不回来,等我长大了,我就可以去找她,照顾她。
很难想象一位9岁的孩子已经在想着要好好照顾弟弟,照顾妈妈。
还有11岁的伍诗怡写的《天上的星》
天上的星
就像妈妈的眼睛
我在家乡
妈妈却在远方……
从诗里可以看出,这应该也是一位留守儿童,用诗来表达她对妈妈的思念。
有有趣,有思念,也有不为人知的沧桑。
11岁的杨建波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写下了《人生》
人生就是小草
时间一到就黄了
看着就让人心酸。
读完这些诗,我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我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小时候,爸爸都在外打工,哥哥在镇上读书,家里基本上就我和妈妈两个人。
爸爸一般两三个月才会回家一次,看看我们,待个几天就又出门了。小时候特别盼望着爸爸能够回家,盼望着能够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那个时候,村子里还没有电话,我们跟爸爸的通讯方式就是写信。妈妈是文盲,所以每次写信都是由哥哥来写,将家里的情况简单跟爸爸汇报下,主要就是让他不要担心之类的。而我虽然刚上学不久,我也会写一封自己给爸爸的信,在信里面单独跟爸爸说我的事情,虽然里面还有好多错别字。
小时候,我们山里的孩子基本上9岁左右就开始帮忙做家务了,地里简单的活儿也开始帮着干了。爸爸妈妈去地里干活了,我们就留在家里洗衣服,然后烧午饭,让爸爸妈妈回来能够马上吃上热饭菜。到了农忙季节,像采茶时,我们也是放学一放下书包就去地里一起采茶,帮忙。
还记得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妈妈的身体不好,我开始去另外一个村子上四年级了,也开始住校了,三天回家一次。我就经常会想不知道妈妈怎样了。有一个周日的下午,妈妈又发病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邻居的奶奶说,你要带你妈妈去医院看看呀。然后我就和妈妈坐船去镇上医院,然后医生就开始给妈妈挂水,需要挂好几瓶,意味着我们只能在医院里暂时住下了,只能第二天才能回家,而我也就不能上学了,也没办法请假。
第二天,妈妈好了些,我们回了家,然后我才匆匆忙忙赶紧去上学,然后跟老师说明了原委。中午午休的时候,我睡在板凳上,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哗哗的流下来了,我想妈妈,同时又想爸爸,要是爸爸在就好了,我就可以安心在学校上学了,可是爸爸又必须去赚钱来维持这个家,越想,眼泪就越止不住。
现在看到这本小书,可以说我是深有体会,但是我又觉得我是幸运的,至少我小时候妈妈一直在家,而书中的小作者们很多都是一年都看不到爸爸妈妈一次。同时,我又觉得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有这么好的支教老师将他们带进了诗的世界,可以在诗的世界里尽情的抒发自己的感情。
最后,真心希望每一个儿童的世界里都有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