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
第一节 党政机关(B)
勃利县政务服务中心[Boli Xian zhengwufuwu Zhongxin] 2012年由勃利县人民政府命名,因其负责全县政务公开工作以及管理、监督纳入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的窗口单位而得名。2012年由勃利县人民政府命名,名称沿用至今。位于勃利县城东北部,康华街东首。东至勃利县粮食局,南至康华街,西至鹤大路,北至友谊东街。职责范围:负责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管理、监督纳入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的所有审批、办证和收费项目;检查、协调有关部门按规定办理服务对象的申请事项,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涉及政务公开方面的工作。是勃利县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单位。是集审批与收费信息与咨询、管理与协调、监督与投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全县共有28个部门和单位进驻中心窗口办理业务(动态),对外设立服务窗口23个,可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226项。政务中心秉承“依法、公开、廉政、惠民”的服务方针,实施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勃利县政务服务中心内设综合办公室、绩效考核股、信息技术股、业务协调股4个股室。共有员工10人。中心领导职数:主任1职,副主任2职。
勃利县政务中心勃利县畜牧兽医局[BoLiXianXumuShouyiju]1948年畜牧业归县政府农业科管理,1953年归农业科畜牧兽医指导站管理。1958年4月15日,将畜牧总站改为畜牧生产服务站,1959年将服务站改为多种经营局。1960年4月又改为畜牧局。“文化大革命”期间,兽医总站解体,1969年底,恢复畜牧兽医总站。1976年改为畜牧科,1980年复改为畜牧总站。1986年,勃利县畜牧总站从县农牧渔业局划出,直属于县政府。1990年3月,畜牧总站更名为畜牧局。12月成立第二兽医院。2001年11月畜牧局行政职能划归农业委员会,转为事业单位,更名为畜牧总站。2002年9月,县农委将原畜牧局全部行政管理及行政执法职能委托给县畜牧总站。2003年9月,畜牧总站更名为畜牧局,划入政府序列。2019年勃利县畜牧兽医局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畜牧股、科教股、医政药政股、疫控股(屠宰管理股)。局下属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家畜繁育指导站、街道畜牧兽医站、乡镇畜牧兽医站、种羊场、种牛场。畜牧系统财政统发编制91人,实有78人,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13人、专业技术人员61人、管理人员4人。全系统有高级技术职称10人、中级技术职称36人。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长2职。
勃利党政办公中心二号楼勃利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Boli XiannongyejixieguanIiZhongZhan]1969年由勃利县人民政府命名。因其主要负责制定全县农业机械和设施农业工程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故名。位于勃利县城中部,长安街9号。东邻县广播电视局,南至居民区,西至青少年宫,北靠长安街。职责范围主要负责制定全县农业机械和设施农业工程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对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的机械和农用运输机械的安全监理和行业管理。1958年以后,农机具逐渐增多,国营变为社营,县下放第一批拖拉机24台,农机具95台,机耕队人员90多人。管理形式变为:“以社营为主,为农民代耕”,农机具作业收成本费,人员开支仍由国家负担。1962年,根据上级要求县建农机总站,社有分站,一切费用,人员开支,纳入作业成本,每台机车实行财务单车核算。1969年,为减轻生产队负担,扭转国营办站亏损局面,把国营拖拉机、农机具,一次变价卖给生产大队以大队为单位成立机耕队,自负盈亏。县总站改为农机局,负责全县农机具管理工作。1996年6月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复更名为农业机械管理总站。2019年勃利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下设勃利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化学校、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分站4个事业单位。2018年共有职工44人,其中科级干部5人,普通职工39人;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1人,技师1人。领导职数:总站站长1职,副站长2职。
勃利县林业局[BoLixianlinyeJu]1987年由林业局黑编(1987)号省政府批准命名。因位于勃利县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森林、林木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工作而得名。原建为中心场,1959年改为林业局,1967年文化大革命改为农林委员会,1968年改为林业委会,1970年又改为林业科,1981年改为勃利县林业局。名称沿用至今。勃利县林业局位于勃利镇学府路,东临学府路,南、西、北3面是城西街道居民区。占地面积1908平方米。业务范围:协助县政府管理林业经营,执行林业政策法规、处理,山林、林木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林业社会化服务。2019年勃利县林业局内设党委办、行政办、纪检、工会、林政股、经营股、资源股、造林总站、林改办、产业办、防治站、动管办、财务股、劳资股、法制办、防火办、信访办、科技股共18个股室,下设森林公安分局,下辖通天一、通天二、宏伟、红星、红旗、福兴、吉兴河、河口、长兴、罗泉、东方红共11个国有林场和1个贮木加工厂。局机关共有92人,其中行政编制18人,事业编制53名,参照事业管理无编制合同工21人。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长1职。
勃利县统计局[ BoLiXian Tongjiju]因负责全县各项统计、普查有关数据而得名。位于勃利镇友谊东街338号党政办公中心5楼西侧。始建于1956年,当时叫勃利县统计科。1967年改称勃利县革命委员会计统组。1973年4月,重新设立统计科。1984年改称统计局。是县政府主管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的正科级职能部门。业务上受上级统计部门的领导。主要职能是研究、制定地方性的统计规章、规划和计划;组织实施统计报表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组织实施周期性人口、经济、农业等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勃利县统计局是勃利县政府的正科级职能局,2019年统计局内设农业股、工业股、综合股、法规股,下设勃利县地方城市经济调查队、统计普查中心两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局财政统发编制24人,2018年实有19人。局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长1职。
勃利利县安全生产监督和煤炭管理局 [BoliXiananquanshengchanjianduhemeitanguanliju]1986年由勃利县人民政府命名,因其主要职责组织实施党和国家关于发展地方煤炭工业,履行行业管理的职能,故名。沿用至今。位于勃利县城中部康华街59号。东至园明路,南至居民区,西邻县财政局,北至康华街。职责范围:主要职责组织实施党和国家关于发展地方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和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履行行业管理的职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勃利县成立煤炭管理局,2001年10月设立勃利县个体煤矿管理办公室。2005年7月县政府对煤炭局、煤矿安全监察处和个体煤矿管理办公室的机构进行调整后设立:安监一、二、三、四站和综合科和生产技术科等4个科室,下属单位有煤炭调运办和煤炭电力公司。2019年勃利县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内设隐患排查大队、执法稽查大队、煤炭生产安全采掘分局、通风分局、机电运输分局、技术管理和培训分局、防治水中心、监控中心煤矿安全培训和仪器检测中心、办公室、党办、考核办、标准化科、行管科、专盯办15个机构。2018年年底,实有在编80人,其中行政编13人,事业编64人,工勤3人。其中正科级1人,副科级15人。
勃利县环境保护局[BoLiXianhuanjingbaohuju]1990年由勃利县人民政府命名。因其负责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而得名。位于勃利县城东北部,位置为七台河市勃利县康华街354号。东至勃利县水产局,南至长安街,西至鹤大路,北至康华街。职责范围:全县主体功能区划;组织拟定并监督实施全县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勃利县环境保护局,成立于1989年,初名为勃利县环境保护办公室,是勃利县人民政府主管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正科级行政职能部门。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核定环保局内设办公室、管理股、综合业务股3个股室。下设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2个事业单位。实际下设办公室、综合业务股、管理股、生态法制办、机动车污染防治办5个科室。2019年年底,全局在编统发人员29名,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长2职。
勃利县国土资源局 [BoLixianGuotuziyuanju] 2001年,按照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的要求,县编委根据黑办发[2001]7号和勃发[2001]32号文件精神,将勃利县土地局和勃利县地质矿产局合并,重新组建勃利县国士资源局。因其为负责勃利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机构,故名勃利县国土资源局。1986年12月,成立勃利县土地管理局;2001年12月10日,按照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的要求,根据黑编[2001]44号文件精神,撤销勃利县土地管理局。1987年12月4日,根据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1987]11号文件精神经县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将矿产站与黄金公司分开,将矿产站改称矿产资源管理局,又改为勃利县地质矿产局:2001年12月10日,按照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的要求,根据黑编[2001]161号勃编字[2001]44号文件精神,撤销勃利县地质矿产局。同时县编委根据黑办发[2001]7号和勃发[2001]132号文件精神,将勃利县土地局和勃利县地质矿产局合并,新组建勃利县国土资源局。位于勃利县元明街道元明路61号,东至巷道,南至巷道,西至元明路,北至巷道。占地面积2 027平方米,有办公楼一栋,五层。主要职责范围有:1、承担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责任;2、承担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程序的责任,3、承担优化配置国土资源的责任。截止2019年底,共有人员99人。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3职。
中共勃利县委老干部局 [Zhonggongboli Xian weiLaogan Bu Ju] 1984年由中共勃利县委员会命名。因其负责组织老干部学习、生活和活动,故名。1984年由勃利县委命名,沿用至今。1979年8月成立了中共勃利县老干部办公室,1984年改称中共勃利县委老干部局。管理行政18级以上的和副科级以上离退休干部。1986年,勃利县建立老干部中心活动室,全县各基层党委也相继建立离退休干部活动室,开展台球、乒乓球等健身活动。在老干部局组织下,一些老干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培养关心下一代工作。至1995年,老干部管理重点是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组织老干部开展文化娱乐活动。2001年将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实行社会保险统筹,又将全县离休干部医药费纳入社会医疗保险。2019年,老干部局内设机构有:综合调研室、安置服务室、办公室、财务室、老干部活动中心。工作人员11名,其中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长2职。
勃利县老干部局勃利县广播电视事业局[Bon Xian guangbodianshishiye Ju]1950年末成立广播站,1969年初,广播站变成了广播事业管理科,1983年,中共中央37号文件下发后,广播事业管理科更名为广播电视局。负责全县广播电视宣传节目的采制、编辑、播出及选送上级相关的新闻单位,因其职能而得名。勃利县有线广播发端于1950年,1950年10月筹建广播站,站址设在文化馆:1969年初,广播站变成了广播事业管理科;1976年10月,经请示县委、是革委的批准,决定修建广播电视楼,1976年末破土动工,1977年末正式投入使用;1983年,中共中央37号文件下发后,广播事业管理科更名为广播电视局,沿用至今。广播电视局位于勃利镇长安街75号。东至学府路,南到新华书店,西邻农机局,北至长安街。属于新闻宣传行业,业务范围:负责全县广播电视宣传节目的采制、编辑、播出及选送上级相关新闻单位。2019年,勃利县广播电视事业局内设综合办公室、新闻中心、广播电台、广告部、中控室、西山发射台6个部门,下设1个文化中心。全局事业编制96人(包括影剧院6人和乡镇广播电视站4人),其中干部编63人,工勤编33人,另有合同制30人。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2职。
勃利县广播电视局中国人民银行勃利县支行[Zhongguorenmin Yinhang boli Xian Zhihang] 1947年由勃利县人民政府命名。因其中国人民银行勃利县支行负责履行中央银行县级基层行的职能。1947年由勃利县人民政府命名,名称沿用至今。位于勃利县城中部,位置为勃利县长安街87号。东至新华路,南至向阳街,西至建工路,北至长安街。职责范围:中国人民银行勃利县支行负责履行中央银行县级基层行的职能,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上级行有关规定;协调、指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地方经济健康发展。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勃利县支行内设管理部、营业部、货币金银管理部和办公室(三部一室)。在册职工27人,其中在职24人、聘用制3人;平均年龄41岁。领导职数:行长1职,副行长2职。
勃利县气象局[Boli Xian gixiang Ju] 1958年由勃利县人民政府命名。因其主要负责全县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提供气象要素资料。命名后沿用至今。气象局位于勃利县城中部,位置为勃利县S308空地。职责范围:主要负责全县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提供气象要素资料等工作。凭借对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对全县提供全面细致的气象服务。内设2个科室,分别是防灾减灾科,综合管理科。分别配属观测站,气象台,气象服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观测站负责收集本县气象要素资料,向省、国家报送各项数据,并为本县提供气象要素资料。气象台负责对天气形势进行监测预报,提供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中心负责对即将发生的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预报,为相关部门和个人,第一时间提供气象信息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负责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防雹护农和人工降雨作业。勃利县气象局是中直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大气观测、农业气象观测、预报服务、人工降雨防雹、雷电防护管理等工作。全局共17人,局机关由4名参公人员组成。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6人。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长3职。
勃利县气象局勃利县税务局 [Boli Xian shuiwu Ju] 因其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故名。位于长安街83号,东至新华路,南邻新华社区,西至建工路,北靠长安街。1947年10月30日正式成立合江税务局勃利县分局,内设秘书股、会计股、企业股和倭肯、双河、刁翎3个税务所。1958年4月勃利县税务局与财政科合并,1962年财税分设,恢复税务局。1967年7月财政税务再次合并,1972年财税又再次分家,成立勃利县革命委员会税务局。1994年勃利县税务局分别设立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2018年7月20日,原勃利县国家税务局、勃利县地方税务局又正式合并为国家税务总局勃利县税务局,并举行挂牌成立仪式。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副巡视员韩焕章,国家税务总局七台河市税务局联合党委书记、局长高峻峰,县委书记李明,县长王峰共同为新机构揭牌。原国税局和地税局合并后,内设机构共减少13个,机构设置和职能职责得到进一步优化。合并后的勃利县税务局内设办公室、税政科、收入核算科、征收管理科、人事教育科、监察室、办税服务厅,局直属机构为稽查局,局派出机构有城区、双河、镇郊和小五税务分局,设置倭肯、青山和大四站税务所,局属事业单位为信息中心。至年底,全县税务系统共有职工151人,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17人。原县国税、地税领导班子合并后,县局新领导班子成员共8人。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长4职。
勃利县市场监督管理局[Boli Xian ShichangjianduguanLiju] 因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有关工作,故名。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县有市场物价管理所,归口工商科。几经变更后于1959年冬,改为勃利县市场物价管理局。1978年9月改称工商行政管理局。2018年工商行政管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合并而成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县政府正科级职能局。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股、计划财务股、政策法规股、行政审批办公室、公平交易股、消费者权益保护股(挂12315指挥中心牌子)、企业个体监督管理股、商标广告监督管理股、市场规范管理股、网络合同监管股、特种设备监察股、质量认证股、标准计量股、食品生产监管股、食品流通监管股、餐饮消费监管股、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股、药品医疗器械监管股(野生药材保护管理股)、酒类监管股、综合协调与应急管理股、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共23个股室;下设城西、新华、元明、新起、铁西、永恒、双河、大四站、倭肯、吉兴、杏树、抢垦、青山、小五站14个市场监督管理所(均为正股级)。还设有市场监管稽查大队(副科级局,直属行政机构)和市场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副科级,内设办公室、业务部、质检部、计量部、衡器部)、消费者协会办公室(副科级)、个体劳动者协会办公室(副科级)特种设备检验所(股级)、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股级)、食品药品稽查大队(股级)6个事业单位。全局总编制239人,其中局机关编制57人,在编在岗48人,工勤5人。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5职。
勃利县档案局[BoLiXiandanganju] 1956年由勃利县人民政府命名。因负责勃利县档案业务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集中统一管理全县重要档案、资料,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确保档案安全的工作而得名。位于新起街道友谊东街338号党政办公中心1楼西侧。业务范围负责全县档案保管维护。1956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组建了机关档案室。1958年10月,由县委、县人委两个机关档案室,合并为勃利县档案馆。1958年至1966年,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由1人增加到3人。“文化大革命”时期,档案工作停顿,全部档案和资料由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接管。1970年,恢复档案馆,开始对散失和积存的文件资料,进行全面收集整理、鉴定、立卷、归档。1977年12月,改称档案科,1983年,改称档案局,并决定档案局隶属县政府序列,人员编制由3人增加到9人。1988年,根据勃利县编委文件,县档案局内设业务股、馆室建设股、编研股,编制10名。1996年7月,县档案局与档案馆局馆合一,县志办和县史办一同并入档案局,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内设业务指导股、档案管理股、党史股、县志股、办公室,编制16名。2019年,档案局内设业务指导股、档案管理股、党史股、县志股和综合办公室。编制15人,在编14人。领导职数:局长1职,副局长2副。
勃利县总工会 [BoliXianzonggonghui]位) 因负责调查研究与职工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措施和制度的制定工作而得名。名称沿用至今。1931年11月10日,勃利县成立木工职业工会,有会员30人。1934年6月,工会在县委书记李成林带领下,发动了西北楞伐木工人大罢工。193812月1日,伪满政府公布《劳动统治法》,工会活动被迫停止。194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勃利县木瓦工工会诞生。9月1日,中共中央委员、地委书记陈郁主持会议、成立勃利县工会联合会。1985年,全县基层工会发展到231个。2019年勃利县总工会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县总工会按照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重新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立基层工作部(撤销生产部)、权益保障部,保留办公室、勃利县职工服务(困难帮扶)中心。对各街道职业化工会主席空缺岗位进行了调整和补齐。总工会机关在职13人,其中参公编制7人、实有5人,事业编制10人、实有8人。领导职数3人,其中正科级1人,副科级2人。2018年新增基层工会组织19个,新增会员128人。至年底,全县基层工会组织发展到374个,会员增加到25 344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勃利县委员会[zhngGuoGongchanzhuyiqingniantuan BoLi XianWeiyuanhui] 因负责全县共青团工作而得名。位于勃利镇友谊东街338号党政办公中心大楼一层东侧。1935年勃利县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富振生任第一届团县委书记。1947年初,中共勃利县委,根据建立发展东北青年联盟的指示精神,将青年“建国会”,改为“民主青年联盟”,同年7月改为“毛泽东思想青年团”。1948年8月,城区先后建立了中学、铁路、东贸、教联、草袋厂、麻袋厂、亚麻厂等企事业单位团支部,有团员254名。农村在各地区也相继建立了团的组织,发展团员635名。1949年10月,毛泽东思想青年团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全县有团区工委、团委(总支)15个、团支部53个、团员759名。1957年7月更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1985年全县有团员7954名。自1949年11月26日召开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开始,至2018年共召开了17次共青团员代表大会,都圆满完成了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2018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勃利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内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社会联络部、青年工作部、学少部6个职能部门,下设青少年宫1个,属事业单位。团县委机关编制4人,在编在岗4人,其中正科级干部1人、副科级干部1人。青少年宫编制9人,在编在岗8人。全县共有乡镇和街道团委15个,直属团委(总支)20个。
勃利县党政办公大楼勃利县妇女联合会[BoliXian funuLianhehui] 1948年5月,勃利县成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简称妇委会)。1949年2月,全县各区建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1950年初,妇女工作委员会改为妇女联合会。1951年7月,妇女联合会改为民主妇女联合会。1959年4月,根据上级指示,更名为勃利县妇女联合会,名称沿用至今。位于勃利县城东北部,县党政办公楼内。其职责范围:团结、动员妇女投身改革,参与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全面提高素质,促进妇女人才成长。代表妇女参加社会协商对话,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有关妇女儿童法律、法规、条例的制订,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妇女儿童服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推动社会各界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巩固和扩大各界妇女的大团结,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妇女的友好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勃利县妇女联合会机关位于勃利县党政办公中心一楼,县妇联内设办公室、发展部、宣传部、权益部、组织部、儿童部6个职能部门,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妇联。县妇联编制4人,下设妇女活动中心编制3人,全县共有乡镇、街道妇联15个,城镇妇委会50个,村妇联133个,社区妇联11个。
勃利县红十字会[BoLixianHongShizihui] 因从事人道主义救助工作而得名。位于勃利镇友谊东街338号党政办公中心大楼内。1987年,勃利县恢复建立红十字会组织,为卫生局下属单位。2003年,勃利县单独设立红十字会机构,为正科级社会团体。核定编制3人,县政府副县长任会长,设常务副会长1名,秘书长1名,科员1名。有医疗团体会员4个,基层红十字组织150个,会员44 122人,其中红十字青少年10474人。勃利县红十字会为县政府领导的群众团体,正科级单位。主要职责是,组织落实中国红十字会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各级红十字会开展活动;负责红十字冠名工作;开展救灾、卫生救护、无偿献血、捐赠捐献活动;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等。内设办公室、赈济救灾股。2019年县编委核定编制3人,由主管县长任会长,1名常务副会长主持日常工作。
勃利县残疾人联合会 [Boli Xian canjiren Lianhehui]1989年由勃利县政府命名。因其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而得名。成立时被命名,名称沿用至今。位于勃利县城中部新建路88号,党政办公中心2号楼,东临新建路,南、西、北三面靠居民区。1989年8月19日,勃利县残疾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县残疾人联合会正式成立。勃利县残联是全省首个县级残疾人联合会。编制6名,隶属民政局管理。1990年,县残联在全县组建了91个残疾人协会,124个残疾人小组。1994年8月30日,勃利县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1998年12月,县残联升格为正科级单位,配齐了乡镇理事长。1999年,县残联从民政局分出,隶属县政府。2005年,县残联设办公室、劳动就业服务部、康复部、组织联络部、维权部、宣传文体部。有工作人员7名。勃利县残疾人联合会是行政上由县政府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省市残联指导、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2018年在编在岗5人,其中科级干部1人、科员4人。
勃利县科学技术协会[BoLiXiankeXuejiShuxiehuei] 1957年3月,根据省科普代表大会精神,建立了勃利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开展各项科普活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拜普组织瘫痪,活动停止。1978年恢复活动,1985年全县共有科普协会13个,乡镇科协14个,会员2 129人。1983年成立勃利县科技咨询公司,各乡镇成立了科技咨询服务站。1996年机构改革县科协并入县科委,为科委内设科协股。2004年8月,科协又从科技信息产业局(原科委)分出单设,仍属县委序列,为群团组织,协会隶属于县委管理,为参公事业单位。2019年,科协机关共有3人,其中正科级干部1人、科员2人。全县各乡镇和街道都设有科协组织,配有科协主席和秘书。
勃利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BoLiXian guanxinxiayidaigongzuo Weiyuanhui] 勃利县政府命名。因以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为目的而得名。1991年11月29日,中共勃利县委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县委主管领导和一名处级离退休老干部任关工委主任和常务主任,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县关工委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活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制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每年都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组成关心下一代工作宣讲团,深入到城乡学校和街道社区,结合时事、政治、党的中心工作和青少年思想实际进行宣讲。对特别需要关心的特困生、流失生、落榜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工作。2000年后,组织青少年参加国家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并开展了读书演讲会、报告会、写心得笔记、举办诗书画展等活动。2003年,县关工委与农委、科委和各乡镇配合,在全县青年农民中开展了学科技、育新人、奔小康活动。2005年,全县建有基层关工委43个,关工领导小组263个,关工活动小组112个。2019年勃利县关工委名誉主任为县委书记,主任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常务主任为县委原常委、县人武部部长(退休),成员共有18名,专职驻会人员3名。全县共有基层关工委41个,关工领导小组331个,关工活动领导小组139个。
勃利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BoLiXianWenxueyiShuLianhehui] 1989年成立,是在县委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接受上级文联的业务指导,在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进行日常工作。位于县党政办公中心大楼1层东侧。2017年勃利县文联在原有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的基础上,又先后组建成立了县影视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家协会。县文联下属的这8家协会顺利完成了各协会换届工作。期间,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比赛、征文、展览等活动,不断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文艺队伍不断壮大,各协会会员总数逾600人,遍及城乡各地。老一代艺术家创作热情不减,中年文艺家日臻成熟,正在迅速成长的青年艺术创作队伍,成为最具朝气和活力的后备力量。为勃利县各项文学艺术事业健康繁荣发展提供了组织上和人才上的保障。2017年9月,勃利县文学艺术联合会成功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文联第七届委员会。文联主席1人(县委宣传部长兼任,副主席4人(1名专职,3名兼职),秘书长1人(兼职)。
勃利县工商联合会[BoLiXiangongShangLianhehui] 1949年10月,县委在整顿旧商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勃利县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工商联),当时有工商户710户,资金41.6亿元(东北币)。自1953年12月11日召开第一次工商联代表大会后至1963年共召开了5次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商联组织停止了一切活动。2017年,工商联一方面探索帮扶企业长效机制,实现与基层组织的有效沟通;一方面积极引导和指导开展非公领域的学习教育,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工商联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进一步发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全面做好非公经济服务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勃利县工商业联合会设主席1职,副主席2职。下设商促会1个。工商联编制2人,实有干部3人,办公地点在党政办公中心206和208房间。
勃利县消费者协会[BoLixianXiaofeizhexiehui] 勃利县消费者协会成立于1987年3月15日,设会长、名誉会长各1人,副会长8人,秘书长1人。1987年,勃利县消费者协会更名为勃利县消费者监督联合会。1995年,勃利县消费者监督联合会复更名为勃利县消费者协会。1997年,经县编委批准,为副科级单位,定编5人。2005年,勃利县消费者协会有会长、名誉会长各1人,副会长8人,秘书长1人,常务理事里事70人。因其负责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工作而得名。位于勃利县城中部勃利镇长安街4号,东至学府路,南至长安街,西至街心公园,北至县公安局。职责范围;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弘扬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勃利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BoLiXianLaoIkejigongzhozhexiehui]勃利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的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正式成立于2009年。位于勃利镇通达路,北临友谊东街,西南靠县交通局,东至通达路。县老科协常务理事会下设4个工作委员会:科普宣教工作委员会、助农扶企工作委员会、建言献策工作委员会、组织联络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范围:协助党委政府普及科学技术,开展建言献策为领导当好参谋。县老科协驻会3人,即老科协会长1人,副会长1人,副会长兼秘书长1人。常务理事29名。下设10个乡镇老科协、6个县直老科协分会。分会专职分会长1人,兼职秘书1人。
勃利县老区建设促进会[BoLixianLaoqujianShecnujinhuei]因致力于革命老区建设发展,改变面貌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而得名。位于勃利县政务中心3楼。西靠鹤大路,北临友谊东街,东至县疾控中心,南为康华街。县老促会的工作宗旨是全心全意为革命老区服务,协助党和政府促进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1979年,勃利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县,1994年10月,勃利县委决定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兼勃利县革命老区发展促进会主任,县人大常委会人事办主任为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当时老促会与关工委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98年6月,县委办公室发文正式成立勃利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为常设机构。会长由组织部部长兼任,常务会长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退休)担任,下设办公室。2011年10月,县委决定单独设立县老促会,并任命县委组织部长为县老促会会长,县政协主席(退休)为县老促会常务会长。2019年县老促会有驻会会员4人,即老促会会长1人,副会长2人,秘书长1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