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愚以为读书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进行:一种是粗读,不求甚解,整体把握文本大概意思和结构;另一种是精读,字斟句酌,咬文嚼字,一字不肯放松。两种方法综合运用,既胸有全局,又微观观照,才可能避免解读文本失之偏颇或流于肤浅。而我觉得若非咬文嚼字,一字不肯放松,则无法品味出作者寄寓语言文字及文本中的丰富意蕴。
梳理所读诗文,发现几乎每个文本的解读都需要字斟句酌,深入剖析关键字词,方才可能品味其中之丰富意蕴。试举诗文中三五七八例来做一番探析。
先从几个常见虚字说起。“更”字,包含着与之前的以往的相比更重要之意,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更”字乃是“再”之意,劝友人再喝一杯酒,就这样喝了一杯又一杯,总是担心此一西行再遇不到如此志趣投合的好友,珍惜在一起的最后时光,浓浓惜别之情皆融化入杯杯酒水中,也映射出了二人友情之深厚。“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更”则为“又”,本来就因离别而伤心难过,又如何可以受得了这清秋节的凄冷落寞,化情于景物之中,凄清的景又倍增离别之悲伤之情。“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良辰美景又如何,此一别后身边再没有可倾吐心声之人,这美景良辰只能越发反衬那时的凄冷落寞孤寂。而透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更”字,我们又仿佛可以感染诗人当时昂扬奋进的激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之“更”字又带我们触及了满蕴期许和勉励的目光。
“最”一字,又有何人何物何事能堪称?若非证据凿凿,岂能随意遣用。然而至深至切之看不见摸不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绪可以胜用,“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就”字,于成语“功成名就”中是成就、成功之意,然而,这成就却非轻而易举即可得到,所作所为需满足各种条件、适逢各种机缘。有时,仅有必要条件是做不到的,须拥有各项充分条件方才能行。《钓台的春昼》中“路即就了规律”中,看似是郁达夫山行至半途,已没了初踏上此路时的陌生、磕绊,熟络了山路的特点。其实又何尝没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感慨和坚定呢?在成语“行将就木”中,“就”,意味着接近、进入之意,就职就任中也为同义。试想,能最终进入、步入这一职一位,对于一介寒士,需得走过多少路,迈过多少坎?
“都”,全部。涵盖了你我他、包括了甲乙丙丁。其中哪怕只有一个你或一个我或一个他没有如此这般,均不可算“都”。其中的周密严谨自不在话下。而姜夔《扬州慢》一曲“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面对着昔日繁花似锦而此时满目疮痍的扬州城,一“都”字,蓄满了浓重而无法消解的凄然悲凉。这悲凉里有感时伤世的叹,更有家国破碎的痛。
“自”,自己,自顾,只顾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花、水本是无情物,花飘零,水东流,本就属自然现象,却因诗人心绪不宁、思念难捱,着上了被嗔怨的纱雾。“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春暖花开之际,碧绿的草,挤挤挨挨映衬着白灰色的台阶,本应是一派草长树绿的蓬勃景象,却以一“自”字,为其蒙上了层层孤寂落寞惆怅的失意之情绪,想来此时的诗人已被满溢的怀才不遇、无人赏识重用的愤慨之意笼罩。与那“空”字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透露出的陆游内心的情绪何其相似!满腹才华,满腔热血,壮志凌云,却只能兀自空置,怎一个“悲”字了得!
古诗文中常见的“那”字,实是“哪”字,“一日之程那是远”,并非发愁一日的路程确实远,要知道在古代于陆路上的交通工具只能或是马,或是马车,甚或是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便是走水路,可乘舟,那也是“无风七里,有风七十里”,需得借风扬帆。而贫寒人家出门远行,主要靠的是自己的两条腿,一双脚啊!若想去京城或赶考或求取一官半职大多是靠甩开膀子、迈开腿,一步一步走去的,故而,但凡一出门即近则十天半月,远则三五月。如此,这一日之远的路程确实不算远啊!其实诗人只是在送别时借此来慰籍友人的离愁别绪,“别难过哦,此一别也仅是去不远之处,路上也会少了些许坎坷风雨,开心点,不必如此满面愁容呀!”
至于字词中的动词,更是传情达意义不容辞。赵师秀的两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敲”字,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诗人主观情绪、心境的一个发泄,有约在先,却失约,还久等至夜半,足以见出诗人内心多么期盼友人能至,然而期望值越高,随之而来的失望之情就越深重,此时此刻,诗人俨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般地孤独落寞寂寥。那无奈的一“邀”,活画出了一个孤单的身影,孑然一身,望月举杯,内心该是怎样的孤寂惆怅?
形容词在诗文中同样不甘平庸,精彩异常。《南湖早春》“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一“乱”字,意为“自然、随意”之意。风吹云散,雨过天晴,阳光明艳艳地温暖着山水景物。杏花于或山头或山坳自由烂漫,点点碎红,满山遍野,好一个“乱”字,将自然之真实情致瞬间点染而出,与诗人此时“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眼前景越是春光灿烂,越能反衬自己此时之落魄颓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乱字”可谓异曲同工,乱的不是处处盛放的花,拨乱的是诗人的眼,更是诗人的心。
诸如此类内涵丰富的用字,不胜枚举,便是絮絮叨叨一生一世也是难以说得、道得其中一二啊!
“一字千金”,大概就是形容诗文中“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吧!咬文嚼字,大概就是要我们细细咀嚼品味文字中之丰富意蕴,借此来揣摩作者想以此传达的心绪或情感吧!我想在这咀嚼细品感悟之中,是会渐渐濡染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精神、胸襟、思想、情怀等种种精髓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