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日的下午,校区都有两节一对一课。从五点到七点,再从七点到九点。
这4个小时,我要呆在校区,陪着家长。聊聊孩子成绩、孩子成长,以及家长里短之类的琐碎,旨在增加与家长的粘合度。
一般情况下,家长到了校区,离开的少,坐下聊聊的多。他们等到孩子下课,见见老师,问问上课情况,再同孩子一道离去。
校区在写字楼,地点有偏僻。家长送孩子来,也没什么可逛的地方。离吾悦步行十几钟。这一段路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对于不愿走路的人来说,宁愿呆在校区,聊天玩手机,打发时间。
陪聊,躲不过,也滑不过,只能自己亲自上阵。
有个周日下午,学校通知加班。我的工作量不大,去应付一下吧。忙完了手头的活,对着电脑日更。对面,坐着办公室副主任。他表情严肃,皱着眉头,盯着电脑准备着各项考核资料。一会又起身,走到柜子前,打开柜门。一手捧着目录,一手翻查资料。资料厚厚的,一本又一本,真多。
然而,我下午要提前赶到校区,五点有孩子上课。我瞟了一眼办公室副主任,他仍然忙,真是手忙脚乱,一会桌上四处翻找资料,一会目光又盯着电脑,啪啪啪地打着字。此刻,他的脑海里全是工作,几乎到了忘我境界。地上,一叠叠整理好各类资料,堆了好几摞。
下午5点上课,看看时间,差不多可以走了。我静悄悄地,尽量不留动静,离开了办公室。
我到校区,先烧热水,烧满一壶,给家长泡茶。水烧好没多久,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过,直接进了对面教室。是上课的学生。我走过去,与她打招呼。丫头有些腼腆,见到我,从凳子上站起来,直直的,抿起嘴,面露腼腆之色,身子偶尔晃二晃,微微的。
“今天来的挺早,你一人来的?”我轻轻地笑着问。她用细小的声音说道“我妈送我来的。”“妈妈人呢?”“停车呢,一会就上来。”
当我走出教室,她妈妈一身运动装,悠闲走过来。
孩子妈证券公司工作,常常一幅职业装打扮。今天休息,打扮明显不同。
她走进我办公室,坐下。我给她泡上茶水,聊起来。
我们又聊起了孩子的问题。她的孩子,在学习中,也有好几个难解决的问题。
有些数学题她虽会,审题却不细,结果还是错。错了自己检查不出来。把题目带给老师,老师一点拨,便会。老师不点拨,永远发现不了错误。有些题目,计算错误。计算错误,最可怕。这是基本功不扎实,要反复持久练。
我耐心地劝着家长,鼓励她慢慢来,别着急。其实我说的并非鼓励,而是实情。许多孩子到了初二或初三,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会慢慢意识到学习重要,成绩便突飞猛进。
后来,我又把孩子这几个问题,微信发给张老师,寻求解决的办法。
我们喝着茶,聊着。聊着,喝着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