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最近给客户做保险方案的对比过程,整理一下供更多的朋友参考。考虑到客户目前只有银行定存这样的资金增值渠道,故从银行定存收益和增额终身寿产品未来收益上进行对比。当然,保险类的产品不能只看收益,还要考虑到保险的功能性。
背景:
A同学手头有10万现金,想找个稳妥的地方放着。以往习惯放银行,但也知道银行利率偏低。这笔钱短期内用不到,希望放钱的地方既安全稳定,又能增值,最好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应急。
问:放哪里更安全?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揣兜里的才是自己的,可控的才有安全感。我们对银行有天然的信赖感,觉得银行是安全的代名词,甚至以为银行是不会破产的。而事实是:银行是可以破产的;且破产时,客户存款超过50万的部分,是不予赔偿的;超过的部分能不能赔?赔多少?要看破产清算后的资产,再按比例分摊。具体参照2015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660号)》。
从条例来看,在同一家银行不超过50万的存款不用担心安全性的问题(如果实在对银行爱的深沉,分开存)。不过,细读条例会发现,银行破产时即使是50万以内的存款赔偿,也需要经过很多程序才能到客户手上。如果刚好赶上急用,又没法马上拿到本来属于自己的存款,除了等待还能怎么办呢?
此外,还要注意:银行的理财产品可能并不是银行的。上次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在某银行看到一款理财产品收益不错。结果把图片发来一看:某夏的年金险!还有一些是基金类的产品,收益看上去比一般存款要高,但本金并不安全。“被理财”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所以,从银行选择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看看产品发行方是谁?前面说的50万内银行存款保证会赔,但各种理财产品、基金等是不赔的。
对标到保险产品,首先安全性不用担心。人寿保险公司也可以破产,只是在破产前,需要由经营良好的保险公司接收已有业务,或者由银保监会指定合适的接收公司。整个过程中,客户的利益不受影响且没有最高赔付限额,最初保单上写的是多少,该赔的时候就赔多少。所以,人寿相关的保险产品是绝对安全的。
问:钱存在银行,需要的时候可以取出来。放保险里,想用的时候能取出来吗?
银行存款的优势在于,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支取。即使存了定期,急用时,放弃利息依然可以马上支取。尤其是即将满期时,提前支取只能用活期利率结算(按现行存款利率,两者相差近10倍),损失的利息更让人觉得亏的慌。
保单贷款可以解决急用钱的问题。每份保单都有现金价值,因具体保险产品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所有长期保险保单现金价值的80%都可以通过保单贷款的方式借出来,每半年还一次利息即可。钱拿出来应急用了,但保单依然按照约定的利率、原本的金额复利计息,保单利益丝毫不受影响。
因此,保险的安全性要高于银行,且灵活性也不差。
问:银行定期存款和增额终身寿产品哪个更划算?
数据面前,人人平等。比一比就知道。
(一)选取全国37家银行现行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20万内非大额存单)进行计算比较(考虑到图片大小,表格中同一利率的银行只选了部分展示)。
(二)10万元本金:银行5年定存(平均年利率3.15%)和放入保险账户(以目前热销的某增额终身寿产品为例)收益对比。
前5年,银行定存本息和高于增额终身寿的现金价值。从第十年开始,终身寿产品趸交对应现金价值137783元,5年交对应130025.8元加上剩余资金4年利息之和5222,均超过了银行定存的本息之和,且时间越长,差距越明显。趸交的现价增幅比5年交要高一点,不过期缴的话,手头现金流动性会更好一些。
这是以现行平均年利率为基础进行的比较,而银行的存款利率是动态变化的,可能高,也可能低。目前来看,下行的可能性更大。
(三)银行存款利率在逐渐降低。
(以上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从折线图可以看出,最近20多年我国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持续走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从1990年的10%还多降至2015年的1.5%并持续到现在。会不会继续降?参考欧美以及邻国日本的利率变动曲线,下行的可能性明显更大。美国趋于0利率,欧元区0利率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瑞士和日本自2015年先后进入负利率时代后,至今已5年有余,且没有向上的苗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大环境影响下也很难做到特立独行。
我们的银行存款利率如果继续降低,收益肯定大打折扣,而增额终身寿产品的预定利率是写在合同里,锁定终身的,不会随市场变化出现波动。现在约定是多少就是多少,直至保单终止。
因此,考虑到收益的长期持续性和稳定性。保险产品略胜一筹。
上面对比的是增额终身寿险相对于银行存款来说的稳定增值储蓄功能。而终身寿险还有很重要的法律功能,比如债务隔离。
假如A君欠了钱,陷入债务纠纷。即使全部家当赔完了还差钱,债权人也不能要求他把投入到终身寿险里的这部分钱或者现金价值拿出来还钱。因为《合同法》第七十三条及《合同法司法解释(一)》第十二条明确说明人寿保险是以人的生命作为保险标的的自身债权,不可以被债务追偿。
终身寿险还有身故保障功能。虽然增额终身寿的杠杆作用要低于一般的终身寿产品,但这项保障功能还是有的。根据身故的时点,有不同的赔付比例和标准,不再赘述。
此外,增额终身寿的领取方式灵活。前面说了,前期急用钱可以通过保单贷款的方式获得现金流。后期可以像教育年金或者养老年金一样在需要的时候减保领取,既可以用来冲抵孩子的教育支出或者婚嫁费用,也可以等退休后作为自己补充养老金的来源。如果都不需要领取,则可作为家庭财富传承到下一代。
考虑到保险特有的保障功能,增额终身寿再加一分。
通过以上对比,从长远来说,增额终身寿产品不但可以很好的满足客户的主要诉求:既安全稳定,又能增值,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应急;还可以转移传承风险、可能的法律风险以及长寿风险。从这个意义上看,损失一定的流动性换取持续的稳定性和增值性,也称得上是一项有远见的投资。
我们常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保险规划作为财务规划的一部分也不例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