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设计一个行动学习工作坊?

如何设计一个行动学习工作坊?

作者: 看那看那月牙泉 | 来源:发表于2021-01-17 15:07 被阅读0次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传统的培训方式已不再完全适应,如何直击企业工作中问题症结、利用团队智慧解决难题的行动学习工作坊设计越来越受欢迎,那么如何有效的设计一场成功的行动学习工作坊呢?

    一、知晓设计一个工作坊的关键

    田俊国老师认为,行动学习就是利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和工具将散落不同个体脑海中关于同一问题的智慧和经验加以萃取和整合,而萃取的过程与结果让组织和所有参与者从中受益。行动学习是交替使用发散和收敛思维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化的经验学习。

    工作坊设计的关键是打通需求、目标、流程和工具。需求的分析是核心,目标的确定是关键,流程的梳理是挑战,工具的运用是必要。工具是服务于需求、目标和流程的,它其实与课程设计的底层逻辑一脉相承。成功设计一场引导工作坊需要提前思考三个问题:

    1、起点性问题:2天活动有哪些关键议题要研讨;

    2、终点性问题:结束时拿到哪些成果产出;

    3、这两天更多是案例研讨还是问题的研讨。

    二、如何运用凌波五步设计工作坊

    林士然老师《引导改变培训》一书中提到了凌波五步设计工作坊,其核心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主题和焦点目标,这一步尤其重要,需要与发起人确认

    第二步:筛选关键议题,此环节会影响到引导的时间,一次工作坊关键议题不宜过多,最好不要超过三个

    第三步:参照体验目标确定议题顺序,根据每个人的体验感受,议题的顺序应该是由浅入深、每一个主题有一定的逻辑关联

    第四步:依据相关度确定时间分布:时间安排不宜过满,最好留余地

    第五步:匹配引导活动,根据研讨的阶段性目标,引导工具的安排也会不同

    凌波五步可以提醒引导师在设计工作坊过程中,需要自己去理解工作坊的主题领域,需要准备的核心问题或内容输入,为得到目标效果的关键策略步骤以及匹配的引导活动工具。

    三、工作坊开展的三种典型套路

    行动学习工作坊也即引导+培训型工作坊,其开展时共有三种典型的套路,比如先培训后引导、先引导后培训、边引导边培训等,其理想状态是教学与解决问题彼此牵引,相互服务。

    1、先培训后引导

    培训作为内容输入,引导让内容跟学员实际结合。这种套路只是传统培训课程的小迭代,整体课程还是按照课程内容线推进,时间、进度和节奏也掌控在老师手中,学员的参与度和知识转化有一定加强,学员学习转化(制定行动计划)的挑战和难度依然很大,比较适合学员基础较差和主动性较差的情况。

    2、先引导后培训

    引导大家先自行解决,依据大家短缺做内容输入。引导流程采取“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相比于套路一,引导的比重加大,学员的群体智慧被激发。同时,对老师现场内容输出和内容点评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比较适合学员基础比较好且主动性比较好的情况。

    3、边引导边培训

    边解决问题边做内容输入,依据需要选择内容输入。在这个套路中,学员是解决问题的主体,老师凭借着充足的经验,退位为学员问题解决的资源支持者和助推者。学员现场更容易拿到问题解决得成果或可以使用的成果。学员拿到的教材依然是标准化的PPT,现场依据问题解决和内容推进两线灵活并进。问题解决的引导流程作为课程主线,培训内容据此切块,分配到三至五个引导流程中,培训内容辅助支持问题解决。对老师的内容功力(熟悉问题、快速找到对策)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引导功力。

    四、三种常用的行动学习应用工具

    1、世界咖啡:激发集体创造智慧

    彼特圣吉曾说:世界咖啡汇谈是我所见过的、帮助我们挖掘集体创造力的最可靠的一种方法。世界咖啡的流程主要有四步:

    第一步:与发起人访谈,产出研讨目标;第二步:充分预热,在研讨前让参与人有充分的案例或信息输入;第三步:正式开始,一个主题三轮议题,适合总人数12人以上,整体1-1.5小时;第四步,目标的产出。

    设计和带领世界咖啡注意事项:问卷设计时找到关联性,议题与议题的关联;引导者的状态不要太生硬;时间每一轮15-25分钟。三轮问题的设计是关键,第一轮的问题要让参与者容易回答,能够吐露心声,呈现一些客观的信息;第二轮的问题最好能够承上启下,引发参与者思考,最后一轮聚焦结果、联系现实,和行动相关。

    2、拼图共创:让团队共创更容易

    拼图共创的主要流程有五步:

    第一步:前期准备,与发起人确认主题议题和目标产出。

    第二步:共同商定框架;拼图共创与团队共创的关键差异是提前商定共创的框架,共商框架是拼图共创最关键的步骤;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共识的框架,则不适合做拼图共创;框架可由引导者提前给出参考,可提前由发起人与引导者合作确定,也可以由发起人、参与者和引导者三方在现场协商确定。引导者应熟记框架的标准:框架非团队共创的标题,是产出想法的思考维度(经典模型、组织架构和一些常见的维度),框架本身尽量不涉及内容,框架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边界,尽量做到相互独立、互不包含。

    第三步:分组同步共创;依照框架的数量将大家分成相匹配的小组,例如五个维度刚好分给五个小组,确保大家的工作平衡;任务分配时,记得给出一个框架下内容想法的示例,避免大家跑偏;任务分配时,记得强调卡片撰写要求:回应主题和目标、内容明确具体、一张卡片写一个想法、横写楷体大字、多用动宾结构。

    第四步:合成完善拼图,拼图合成后,引导者带领大家逐一维度进行检查,邀请本小组澄清、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完善;完成后可以借助焦点讨论法进行总结收敛,询问大家成果对自己的价值、集体共创的收获与发现;也可以依据成果的应用需要,让大家筛选更有价值的想法。

    第五步:形成决议,确认后续安排并制定计划。

    3、焦点讨论法:提出问题促成沟通

    聚焦式会话法是一组提问和对话的结构和流程,通俗来讲就是,面对事实的情绪反应,思考背后原因并形成想法,最终将想法行动决策。它分为4个层面:O--事实层面:尽量多收集想法,引导者不加以评判——看到或听到了什么,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R--反应层面:鼓励觉察和表达感受——有哪些方面让你开心?有哪些方面让你疑惑?I--启示层面:鼓励相互之间更多更深层次思考,尊重不同的观点——哪些内容对你有价值和启发?为什么?D--决定层面:将想法联系实际并付诸行动,把行动和决定明确化——你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在具体操作时我们要注意以下事项:

    事实层面:让更多的人发言,可以按照时间、内容等顺序或某一结构鼓励发言,引导者不加以评判;反应层面:结合讨论目标,找到合适的感受词汇,正面和反面两个维度,联系过往经验;启示层面:鼓励相互启发,鼓励再回到事实层面补充信息,鼓励深层次的思考,尊重不同的观点;决定层面:鼓励联系实际,可以从个人和团队两个层面去提问,鼓励SMART。

    这三个工具也是引导培训工作坊最常用到的三个工具。世界咖啡对于所有问题解决类的议题都适用,碰撞交流、激活旧知,时间较长;拼图共创产出很多成果,需要事先找到合适的共识框架;焦点讨论法是引导师引发提问的结构,并不是约束参与者,适应于个人总结、主题研讨、绩效面谈、课程回顾等多个应用场景。

    行动学习是一种泛行动学习,只要是一个人以上的工作场景都可以发生,它是一种工作方式无处不在;我们在运用行动学习设计团队学习工作坊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找到客户背后的需求,输出成果显性化,从看得见的地方入手,循序渐进地搞定;行动学习是一件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看似简单用起来不易,需要大量的实践与理论提升才能做到心中有剑、手中无剑。

    PS:结合林士然老师《CFT引导技术》课程所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设计一个行动学习工作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ia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