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写作吧!(张淼)
前要知古人,后可做学者

前要知古人,后可做学者

作者: 3ef2b6c97630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23:08 被阅读54次

    由于昨天日更文章的话题谈到了大家的名字(详情参见日更文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者:李昆),在广大同学、读者里反响不凡,所以今天日更的话题想和大家聊一聊咱们国家的音乐家、音乐理论家和中国音乐学院前辈们的名字。本来想着写作的趣味性多一点,但是最近发生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所以今天的文章以知识性为主,趣味性较弱,在此也跟大家先道个歉。

    引发我思考的第一件事是新学期开学之际,新生培训大会邀请了人民音乐原副主编于庆新老师为我们做讲座。在讲座中,于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关于音乐家缪天瑞先生的生平大家知道多少。结果整个国音堂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居然没有几个知道的,于老师又接连问了我们几个音乐家,知道的同学也是寥寥无几。对前辈事迹和研究成果的无知,这是作为一个理论学者何等的悲哀啊!

    于老师讲座现场图片

    第二件事就是今天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课程上,桑海波老师特别讲述了中国学术研究有关于“学统”的问题。桑老师语言幽默,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历史侃侃而谈。特别是对当前研究现状问题的批判和对真理的据理力争,特别值得我们称赞。关于学术研究的学统上,桑老师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些前辈的名字,结果和上述一样,大家了解的情况也是惨不忍睹。

    今天桑老师《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上课现场照片

    因此,我选择了今天的话题——前辈,从分析前辈们的姓名方面入手,介绍前辈们的事迹,表达向前辈们的致敬,亦是希望能为大家对前辈们的认识做点普及。(由于时间紧迫,精力有限,总结的不完整、不全面和不准确,还望大家海涵)

    一、中国古代音乐家

    1、伯牙(前413—前354):春秋时代的琴师。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中国是人尽皆知的。《荀子·劝学》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说,可见他的琴艺之高超。在这里我们不去讲故事,而是要阐释一个误会。我们知道子期姓钟,那么伯牙姓什么呢?大家肯定回答姓“俞”啊,俞伯牙、钟子期嘛!其实这是一个误会!经考证,伯牙本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史志载钟子期为汉阳集贤村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词:“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明代,冯梦龙编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汉阳探源访佚,由于汉阳话“子期遇伯牙”中的“遇”与“俞”读音相同,都是去声,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误听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知音。”伯牙也就成了冯梦龙笔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于《警世通言》。 由于《警世通言》影响巨大,俞伯牙这名字越传越远,遂以讹传讹了。

    2、师旷(前572—前532):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双目失明,但他的听觉敏锐,辨别音律十分准确。他的代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旷”这个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空而宽阔、心境开阔”,因此师旷虽然双目失明,但其面对生活磨难的开阔心境,值得我们称赞。

    3、李延年(?—前90):汉代宫廷音乐家。曾担任乐府的协律都尉。他的代表作品有根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摩柯兜勒》,制作了28首新曲调,作为仪仗使用的军乐。李姓音乐家,名延年,顾名思义,父母希望他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4、嵇康(224—263):三国时期魏末琴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学识渊博,善写诗赋文论,热爱音乐,擅长弹琴,以弹奏《广陵散》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声无哀乐论》和《琴赋》,对音乐和琴的奏法及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嵇康是当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康”字是希望他能健健康康的生活,可惜被陷害而早逝。

    5、苏祗婆(不详):南北朝时宫廷音乐家。他善弹胡琵琶,家传龟兹乐调“五旦七声”宫调体系。其音乐理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古代宫调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他的名字和性别在百度上有争议。百度百科有时也把他称为“苏低婆”,而我们学习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课本上,就是“苏祇婆”,孰对孰错,有待考究!(感兴趣的同学不妨选这个作为日更话题)

    苏衹婆 苏低婆

    6、万宝常(?—约595):隋代音乐家,善弹多种乐器。他的代表作品有《乐谱》。 “宝”是指珍贵的东西,“常”指“不变的、固定的”,“宝常”大致意思是一直珍贵下去。

    7、李隆基(685—762):唐代音乐家,又一位李姓音乐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皇帝音乐家。他擅长演奏羯鼓和横笛,创作改编了《夜半乐》、《小破阵乐》、《霓裳羽衣曲》等。建立了唐代音乐机构教坊、梨园。关于李隆基,我们需知道以下这些词都跟他有关:唐玄宗(庙号),唐明皇、李三郎(别称),先天、开元、天宝(年号),至道大圣大名孝皇帝(谥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等。

    8、李龟年(698—768):又称“唐代乐圣”,“唐朝的周杰伦”。又一位李姓音乐家。他演奏的吹管乐器筚篥技艺高超,很多诗人都听过他的演奏,并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李端的《赠李龟年》、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连我们熟知的《相思》(王维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又名为《江上赠李龟年》。与兄弟李彭年、李鹤年创作《渭川曲》 。至于“龟”是读“guī”还是读“jūn”,这个也是有争议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不管是“彭”、还是“龟”、“鹤”,都有长寿的意思。(看到一篇文章挺有趣,便于我们了解李龟年,题目叫《古语新说之三,李龟年的那些事》在本文最后附上)

    9、姜夔(kuí)(1154—1221):宋代音乐家、词人,别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代表作品有《扬州慢》、《凄凉犯》、《白石道人歌曲》等。 “夔”用在人名里,相传为尧、舜时的乐官,如:夔挚(夔:舜时乐官名。挚:太史挚,周官)。

    10、朱载堉(yù)(1536—1611):明代乐律学家,“律圣”。他是朱元璋的九世孙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中外学者尊称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创建了十二平均律,被誉为“钢琴理论鼻祖”。笔者认为,西方有“复兴巴赫”的运动,在我们当代中国,也应该搞一个“复兴朱载堉”的运动,毕竟巴赫应该称为“西方的朱载堉”,而不是反之,这也是我们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之一。

    二、中国近现代音乐理论家(注:这里只列举一些笔者个人认为每个学音乐的同学应该了解的音乐学理论家,作曲家不在列举内,日后日更再做分享,排名不分先后)

    曾志忞[mǐn](1879—1929):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是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曾志忞,字泽民,又号泽霖,1879年生于上海,1929年病故,终年50岁。他是20世纪初最早一批赴日本留学的热血青年,是我国近现代新音乐启蒙时代———“学堂乐歌”时期的音乐活动家,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的音乐理论家之一,尝试创办近现代音乐学校的先行者和少年音乐教育事业的先驱。“忞”这个字的意思是努力自强。所以志忞就是要立志自强不息。(注:因为沈心工、李叔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考试中必背的人物,大家相当的熟悉,因此在这里不做过多解释,如下亦然)。

    曾志忞 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1910年.站立指挥者为曾志忞

    丰子恺(1898—1975):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音乐方面,丰子恺师从李叔同。

    在第一师范时,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顗”。后改为“子恺”(“恺”与“顗”同,均为安乐意)。从此,他就取名叫“丰子恺”了。后来写文、作画均用此名。(中信出版社的知中系列图书的第15期的主题就是《再识丰子恺》,在这里给大家推荐)

    丰子恺 知中系列丛书,强烈推荐

    王光祈 (qí)(1892—1936): 音乐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字润玙,笔名若愚,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1920年赴德国留学,研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转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代表作《东方民族之音乐》、《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在西方艺术文化理论指导下,王光祈第一次建立了现代音乐体系,提出了"音乐救国论",创新了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用进化观点系统梳理中国音乐史,对中国礼乐文明起源、中国音乐起源进行了考证。“祈”在字典里的意思是祈祷、请求、希望等。这个名字可能是想为当时黑暗的中国祈祷光明。

    王光祈

    杨荫浏(1899—1984):音乐教育家,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对无锡道教音乐、青城山道教音乐、中国基督教圣乐、北京智化寺音乐、西安鼓乐、五台山寺庙音乐、湖南宗教音乐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堪称宗教音乐研究领域的先锋。

    建国后,杨荫浏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研究员、教授,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他用30多年时间和毕生心血编著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完成专著20多种、论文近百篇。

    杨荫浏会多种乐器尤擅竹笛,得到吴畹卿嫡传,夙负盛名,吹奏时,高音晶莹清澈,低音细若游丝,故誉为“杨笛子”。

    荫浏不是词组,只能单字理解。荫,阳光被遮,又凉又潮;遮盖;保佑。浏,水流清亮的样子。

    杨荫浏

    缪(miào)天瑞(1908— 2009):浙江瑞安人。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天津音乐学院院长。专长音乐理论,著有《律学》,主编《中国音乐词典》等。

    他是我国著名音乐辞书编纂家、律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他登坛施教,翻译教材,编写曲例,编纂辞书,不仅是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律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人。“缪”字有多种读音,如:[ miù ]1.〔纰~〕错误。2.〔~巧〕计谋,机智,如“岂有他~巧,阴阳不能贼?”3.(繆)[ móu ]〔绸~〕见“绸”。[ liǎo ]古同“缭”,缭绕。[ miào ]姓。[ mù ]古同“穆”,恭敬。

    缪天瑞

    张洪岛(1913—),又名张弘焘,河北省沙河县人,我国著名音乐翻译家、西方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学科的创建者,现居住挪威奥斯陆市。1947年留学法国,1949年9月回国。回国后,他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筹建和教学工作,直到1983年退休。1956年,他创建音乐学系,音乐学是新兴学科,填补了国内音乐领域学科空白。1964年,由张洪岛主编的《外国音乐史》问世,1983年更名为《欧洲音乐史》,这是一部至今我国最系统、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音乐史书,几十年来被各音乐院系师生广泛采用,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时期,他的译著有《西洋音乐史》等6部,译文30余篇。

    张洪岛

    钱仁康(1914—2013),中国音乐家、作曲家。1914年4月14日生于江苏无锡。自幼爱好文学、音乐。1930年入无锡师范学校,开始学习钢琴、和声及作曲。1932年考入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学习。1933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理论作曲组,先后师从黄自、李惟宁等学习。1935年发表第一部译著《乐理与作曲》(署名金仕唐译,[美]P.W.奥利姆原著)。1941年毕业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理论作曲组。历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北平师范学院、苏州国立社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苏南文教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博导,中国第一位音乐学博士生导师。(附文2《钱氏家族为什么能人才辈出?》与大家分享)

    钱仁康

    黄翔鹏(1927—1997):曾用名黄祥鹏、祥鹏、羊鹏等。1947年考入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1951年于中央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毕业。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兼民族音乐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主编。他的研究主要在中国音乐史和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两个领域,对出土和传世音乐文物的研究、传统音乐的型态学特征及其历史发展和中国乐律学史、曲调考证等诸方面都具有理论建树和新发现。

    黄翔鹏

    于润洋(1932—2015):男,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族,1932年出生于沈阳市。1952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56年赴波兰华沙大学音乐学系攻读音乐学。1960年回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1983年任该院副院长,主管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任院长,1992年卸任。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两个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生著作无数。

    于润洋

    附:今天桑海波老师介绍学统的前辈们

    沈知白(1904—1968),中国音乐学家。原名登瀛,又名君闻、敦行。1904年3月18日生于浙江吴兴一个职员家庭,1968年9月15日逝世于上海。沈知白治学勤奋,诲人不倦,对中外音乐史及音乐理论均有深入的研究。50年代中期,主编音乐理论、技术丛书和音乐历史、传记丛书,并主持Ⅱ.H.多尔然斯基《简明音乐辞典》的翻译、出版工作。60年代初期,在编订新版《辞海》的工作中担任音乐学科主编,除亲自撰写、修订音乐词目释文外,还悉心培养新生力量,为提高《辞海》音乐学科释文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理论著述有:《中国音乐史纲要》、《元代杂剧与南宋戏文》、《西洋音乐流传中国考略》、《中国音乐、诗歌与和声》等;译著有《民族音乐论》(R.沃恩·威廉斯著)、《配器法》(W.皮斯顿著)、《意大利歌剧的起源》(罗曼·罗兰著)、《萨尔瓦多·丹尼尔》 (法尔默著)等。他也从事音乐创作,作品有《管弦乐小组曲》、管弦乐《花之舞曲》、民乐合奏曲《洞仙舞》以及若干舞剧音乐和钢琴曲等。

    沈知白

    高厚永,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高瞻远瞩,首先发起并主持了于1980年6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为这一具有世界性的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网络资料极少)

    只能找到高先生文集的图片

    杜亚雄: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男,河北人,1945年生。196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音乐系,1981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81年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曾任音乐学系系主任,现为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64年开始研究裕固族民歌,到1981年完成《裕固族西部民歌研究》一文,1982年,论文的摘要在《中国音乐》杂志发表,后于2011年获金钟奖理论奖银奖。1989年在匈牙利出版《中国北方民歌和匈牙利民歌的亲缘关系》一书,论述裕固族民歌和匈牙利民歌的关系,获匈牙利共和国文化勋章。1980年代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1987年出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同年获国务院人事部颁发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代研究中国乐理,1995年出版《中国民族乐理》,该书荣获1996年度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励。2000年完成英文版《聆听中国》的写作任务,此书获得2006年度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励。2010年开始研究柯达伊教学法的中国化问题,写出了专著《音乐的认读听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目前已经交付出版。从1981年开始到目前,总共用中、英、匈三种文字发表300多篇论文,40多种专著。

    杜亚雄

    桑海波:男,博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学系体系音乐教研室主任,学院附属艺术幼儿园总园长,世界音乐学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ASA国际组织中国地区代表,两岸五地高校联盟文化创意委员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学会理事,文化部音像制品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检验检疫局文化战略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二十一世纪脑功能开发与基础素质教育专家小组负责人之一。

    专业方向:1、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民族器乐;2、音乐数字化典藏等体系音乐专业方向。

    主要开设课程有:1、《中国民族器乐概论》;2、《流行音乐导论》;3、《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4、《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研究》等。

    主要成果:1、发表教学科研论文数十篇;2、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院级等各项教学成果奖、科研比赛一二三等奖等;3、创建闻名世界的“桑博士教育模式”;4、创建“中国民族器乐和色理论”;5、主持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国际音乐版权交易平台。6、策划、组织和导演大型艺术专题片《民歌魂》、《迷人的哈纳斯》、《天籁之声》等;7、代表性的专著有:(1)《中国传统音乐概论》;(2)《一兵双刃—音乐与文学比较及关系定位》;(3)《清。军乐稿译注》;(4)《我的音乐教育观》;(5)《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知识100问》(合著);(6)《中国传统音乐基础》(合著);(7)《中国民族器乐基础教程》;(8)《中国民族器乐乐种学教程》;(9)《流行音乐导论》;(10)《‘和色’理论序》;(11)《音乐与人》等。

    桑海波

    三、已故的国音人物

    安波(1915─1965),中国现代音乐家,革命文艺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中国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山东牟平人,原名刘清禄,曾用笔名显谛、牟声。1937年毕业于济南师范。1938年2月,就读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毕业后留校,从事歌曲创作及民族音乐研究。1943年2月,鲁迅艺术文学院演出了由安波作曲,王大化、李波、路由等作词的著名新歌剧《兄妹开荒》,后来流传到其它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影响深远。1964年,安波调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毕生致力于音乐事业,创作歌曲300余首,秧歌剧、歌剧等多部,在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词、长诗和歌剧、话剧的剧本中均有创作。在大型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任编导和音乐组长,大胆地将诗歌、朗诵、歌曲、舞蹈、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描绘了辉煌壮丽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画卷。

    安波院长

    马可(1918—1976),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江苏徐州人。1939年,在延安加入“鲁艺”音乐系,发起组织“中国民歌研究会”,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采集、记录大量民歌和民间音乐。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歌剧院院长。曾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在音乐理论研究上,著有《冼星海传》,《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等书和二百余篇论文。他在歌曲创作、歌剧创作、音乐理论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1978年他的部分歌曲被编入《马可歌曲选》出版。以他为首集体创作的《哀乐》是现在国内最正式的傧仪用曲。

    马可院长

    李凌(1913—2003),男,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李树连,曾用名李绿永,陆泳等,生于广东台山。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国交响乐团的首任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家乡的青年救亡工作队,任艺术组组长。1938年7月赴延安,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作为中国交响乐团(创建时称为中央乐团)的缔造者之一,1939年赴重庆组建新音乐社,任《新音乐》月刊主编。1941年在缅甸与光未然组织抗日演剧队。1943年在重庆任中华交响乐团编辑,主编《音乐导报》,并任育才学校音乐组主任。1946年在上海创办中华星期音乐学校。1947年至香港与赵沨等人创办中华音乐院。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教务主任,1952年任中央歌舞团副团长,1982年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李凌院长

    刘雪庵(1905—198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载入《大英百科全书》的著名音乐家、作曲家。笔名有晏如、吴青、苏崖、贝林等。四川铜梁人。早年在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过钢琴,小提琴,并学唱昆曲和作曲。在陈望道创办的中华艺术大学,受教于欧阳予倩、洪深等文艺名流。次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肖友梅、黄自学理论作曲,从俄籍教师吕维钿夫人学钢琴,从朱英学琵琶,从吴伯超学指挥,从龙榆生学中国韵文及诗词,从李维宁学赋律和自由作曲。可谓“学贯中西,习通古今”。早年创作《飘零的落花》、《采莲谣》、《布谷》、《淮南民谣》等乐曲曾在当时的东京、巴黎、纽约等的出版界和音乐界广为传唱。代表作品《流亡三部曲》之二《流亡》、之三《战场》,以及《长城谣》,可谓当时的扛鼎之作。为历史剧《屈原》谱写的《橘颂》、《礼魂》、《渔父吟》、《招魂》、《惜诵》、《雷电颂》等插曲即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根据古曲《平沙落雁》创作了钢琴曲《飞雁》、《何日君再来》等广为流传。他培养了许多专业音乐人才,创作了大音音乐艺术作品,丰富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宝库。

    刘雪庵

    蒋风之(1908—1986),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生于江苏宜兴。他的名字如同他的名曲《汉宫秋月》一样,都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蒋风之从小先后学习笛子、二胡等乐器。1929年,拜刘天华为师,学习二胡、小提琴。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他保持了刘天华创立的基本风格,著名的二胡独奏曲《汉宫秋月》是他创造性地学习的传世之作,此曲奠定了蒋氏二胡学派的基础。他创作过歌曲《南归》,二胡曲《长夜》,整理的古曲都有创新。他还对传统的二胡进行了改革,使原来的龙头形改为月牙形,改原来的圆琴筒改为哑钤式,他创造的“蒋氏二胡”和“蒋派二胡艺术”都是不断推陈出新的产物。蒋氏二胡、蒋派演奏和学术论著是他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

    蒋风之

    黎英海(1927—2007),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四川富顺人。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席、音协北京分会副主席。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建国后在上海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广泛接触民族民间音乐,并把对调式的研究由民歌扩大至戏曲、说唱及民间器乐等领域,他还深入民间进行了大量的田野采风工作。在探索中国民族和声发展的道路上,借鉴了西洋传统的大小调体系和印象派的和声理论,1959年出版力著《汉族调式及其和声》,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称是中国多声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他创作和编配的许多钢琴乐曲选入中国各级教材。他的代表作《阳关三叠》和《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等让民族音调和钢琴语言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可谓钢琴艺术“中国化”。

    黎英海

    刘明源(1931—1996),生于天津市红桥区,父亲从医并酷爱民间音乐、戏剧,会拉一手好胡琴。刘明源五岁开始随父亲学拉板胡和京胡,七岁就开始在天津中国大戏院登台演出,十五岁开始其艺术生涯。演奏技巧娴熟,艺术风格洒脱而细腻。创作、改编并演奏的《马车在田野上奔驰》《秦腔牌子曲》和《大起板》等板胡曲,形象生动,扣人心弦。刘明源从1952年至1982年一直从事电影工作。195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乐团(中国电影乐团前身)成立了我国第一支专业民族乐队,刘明源先生即担任了该乐队的首席。历任乐队副队长、队长等职。参加录制了《伟大的土地改革》、《祝福》、《林家铺子》、《红旗谱》、《地道战》、《野火春风斗古城》、《梅兰芳舞台艺术》等上千部片子。在中国和国际乐坛中,享有“中国弓弦乐之圣手”的称誉。他与刘天华,华彦君(即瞎子阿炳)一起被尊称为“胡琴三大宗师”。1982年起担任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教授,培育了大批的音乐人才。

    刘明源

    金湘(1935—2015 ),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生于浙江诸暨。7岁学琴,主修大提琴和钢琴。1952年夏毕业于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他的作品体裁广泛,风格多样。从大型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各种室内乐直至影视音乐,共有近百部。以其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当代审美意识以及东方优秀的美学传统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之多样结合,赢得中外广泛赞赏。首部歌剧《原野》,自1987年问世后,连续在北京、台湾、美国、瑞士获得世界性的成功,并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其他歌剧《楚霸王》、《热瓦普恋歌》、《杨贵妃》,交响三部曲之一《天》,交响大合唱《金陵祭》,交响叙事曲《塔西瓦依》,第一钢琴协奏曲《雪莲》,琵琶协奏曲《琴瑟破》,交响音画《塔克拉玛干掠影》,音诗《曹雪芹》、《红楼浮想》,弦乐队与竖琴《湘湖情》等广为大家熟知。个人文集《作曲家的困惑》、《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等音乐评论文风犀利,见解独到。1992年被“美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评为“1991—1992年度世界名人”,同时被收入“世界杰出人物录”和“美国2000名人录”。

    金湘

    (笔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前辈们的缅怀和致敬,他们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光荣事迹,我们要永远记心间!)

    最后,我想用改编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701—762)的古诗《将进酒》来结束今天的话题:

    “君不见,前辈之书天上来,阅读到手不复回。

    君不见,后人学者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读书,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书读尽还复来。

    调研采风且为乐,论文一写三百页。

    创理论,搞科研,将进学,读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学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学者留其名。

    如今盛世学音乐,投入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读。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图书,与尔同把学问求。”

    正所谓:“前要知古人,后可做学者,学音乐之悠悠,为国音之奋斗。”

    (译文:在学习音乐之前,要知道音乐的历史和研究音乐的前辈们,了解了来龙去脉后才可以做研究学者。学习音乐的路悠悠漫漫,我们要为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崛起而奋斗。出自唐代文学家陈子昂(661—702)的《登幽州台歌》)

                                2018年11月5日 22:43

                                  于北京 朝阳 为伟斋

    附1:《古语新说之三,李龟年的那些事》

    几年前,左立一首董小姐,唱红了宋冬野。所以说平台和运气很重要。毕竟在此之前,我都没听过宋冬野。但是这种事情一千多年前也有过。

    话说一千多年前。唐玄宗给自己的贵妃杨玉环举办了一场私人音乐宴会。这个宴会的级别虽比不上春晚。但是比一个当今的选秀节目,还是绰绰有余。毕竟表演若令龙颜大悦,以后拍广告演电影,出自传出诗集出书,都是信手拈来的事。这不,一千多年前歌唱界的天皇巨星李龟年,就把李白唱火了。一首《清平乐》,硬是把李白唱成了后来的诗仙。虽然李白满腹才华又心高气傲。但也必须承认,没有李龟年献唱之前,他也不温不火。甚至无人问津。所以说,这酒好,也怕巷子深啊。当初写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他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初成其名。反正一夜之间他火了,李龟年更是凭借这首曲子奠定了他在唐朝歌坛绝无仅有的地位。

    这首曲子短短几分钟就上了热搜。点击量更是破千万。加之微博和朋友圈的发酵。李白这个名字硬是霸占头条一个多月。媒体还生生追到四川找到了李白三岁时的照片,给弄了个专访。然后李白顺势出了第一本诗集。加之本来就有才华。后来各种奖项硬是拿得手软。

    后来王维看到这事,也想如法炮制。于是他就先从李龟年下手。写了一首肉麻的情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咋一看是写儿女之情的。其实是写给李龟年的,也算是投名状吧。满满的基情啊!可是成功不可复制。加之时局动荡,这事,也就搁置下了。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盛世的文艺比古董还贵你信吗?看看现在的小鲜肉的出场费,古董都没法比啊。知道安史之乱前的李龟年多有钱吗?他的出场费暂且不说。光说他的府邸,估计现在十个汤臣别墅换不来吧。可是安史之乱后呢。它竟然沦落到四处去卖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来形容他是再贴切不过了。你可以想像,假如张学友某天为了混口饭吃,去做婚礼主持,就和他当时的境遇差不多了。但是李龟年也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他一直愧疚于一件事,就是没捧红王维。他的后半生都在弥补,以至于安史之乱后,王维的《伊川歌》是他必唱的曲目。

    某天李龟年在一场喜宴中,巧遇了杜甫。两人尴尬对视了一秒。便走过去相互寒暄。都是曾经游走官场的人,客套话定是少不了。但是杜甫心里是真开心的。那是一种落井下石的开心。毕竟李龟年当红的时候从来没把他打上眼。回家后,杜甫就发了个朋友圈。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家又逢君。题目是《江南逢李龟年》。看起来是写的旧友重逢情真意切。可是诗歌透出其他的味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上过春晚又如何?你上过格莱美又如何?现在山河破碎,你和我有什么区别?

    附2:《钱氏家族为什么能够人才辈出》

    钱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昌盛繁华。

    近现代知名的有:“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近代力学奠基人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国学大师钱基博,著名教育家和历史学家钱穆,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水利专家钱正英,著名外交家钱其琛,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中科院院士钱钟韩,台湾社会活动家钱复、著名金石书画家钱君陶等等。

    追溯到宋朝,钱家出了350个进士。明清时代,钱家涌现出无数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如宋代的钱昆、钱易,明代的钱士开、钱谦益,清代的钱大开、钱名世等,钱氏家族为何能够人才辈出呢?

    第一,注重教育。钱氏家族是由一千多年前五代时期的吴越王钱镠开创的,钱镠是出身贫寒,却从小酷爱读书,晚年还坚持阅读,并立下“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家训。家训规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从宋代开始,钱氏家族就形成了族内相互扶携的风气。为了让家族中的贫困子弟有书可读,各地的钱家都设立义田、义庄、祭田,并明文规定其中一部分田产或盈利必须作为教育经费。

    这种教育模式,保证了钱氏子孙无论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建在无锡鸿山七房桥的“怀海义庄”就是一个典范,宗旨是“救灾周急、恤孤矜寡、排难解纷、兴学育才”。钱氏家族内凡是鳏寡者均能领到义庄的钱粮;钱姓子弟不分贫富都能上学;佃农和附近农家子弟学费酌减。钱穆和钱伟长都是在义庄资助下才得以求学的。

    第二,祖训传承。钱镠在临终前,曾向子孙提出了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层面,为子孙订立了详细的行为准则。千百年来,遗训世代相传,得到子孙后代的身体力行,成为钱氏家族立族之本、旺族之纲。钱家的后世子孙一直遵从着利天下,利苍生,利万世的祖训,历经千年不改。浩然正气的家风,厚德载物的家德,保证了钱氏家族繁盛。

    据说,钱家每一个孩子出生,全家都要诵读钱氏家训,如: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不谋也,利在万世必谋之;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子孙虽愚,诗书必读,勤俭为本,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第三 ,强强联合。钱氏子孙的婚姻观,相对于家世、财富,更看重配偶的家庭教养和个人素质,“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细数近现代钱氏家族的配偶身份,大多遵循这一原则。钱锺书与杨绛,钱三强与何泽慧,都是大家族子女之间的美好爱情。优势基因的强强联合,使这个家族不乏优秀人才辈出。父强子女杰,一门多院士,如钱学森及其堂弟的两个孩子等等。俗话说:“宁娶富家奴,不娶贫家女”,犹太家庭有以娶学者的女儿为荣的传统等。这符合物竞天择的道理。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家族兴衰,德行为要,诗书为要;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在回答为什么钱氏家族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时说:“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看来,多读书必然有益,寻常百姓家,用诗书传家也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水藝堂主人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8ebb1fb88dd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来源:

    中国音乐学院官方网站

    百度百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要知古人,后可做学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ie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