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西泠桥畔,有一座苏小小墓,即慕才亭。因后人仰慕她的文采而在此建墓,墓前石碑上题字:“钱塘苏小小之墓。”
才貌双全的苏小小,曾被众多诗人写入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其中有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温庭筠……
白居易曾写道:“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李贺则赞赏道:“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
花间词派的代表诗人温庭筠也专门写了一首《苏小小歌》:“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苏小小作为一介女子,为何会受到众人如此喜爱呢?在《烈焰繁花少女时》一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本书的作者景步航,本科毕业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生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热爱古典文化和读书写作,著有散文集《一骑轻尘》。
本书讲述了从西汉到大明的十位女才子,从卓文君讲到李香君,她们个个文采斐然,在古典文坛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苏小小的成长历程吧!

01优质的原生家庭——快乐自由地成长
苏小小出生在一个有钱的大户人家,从小住着湖景别墅,穿着名贵衣裙,父亲对她也是极其的宠爱。
虽说大多数女孩子在古代是不被重视的,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但苏老爷却是极为看重这个宝贝女儿的,对她也极为宽容和宠爱。
像这样被富养着宠爱着长大的女孩子,身上都有一种不谙世事的娇贵和出尘脱俗的纯真。
苏小小的闺阁生活也是非常自由的,对于其他大多数古代大户人家的小姐来说,是不能天天在外面撒欢乱跑的,但苏老爷疼爱女儿,她喜欢做的事都由着她。也不会逼她看枯燥乏味的女德女训,而是鼓励她看些自己喜欢的书。而且他非常重视培养下一代的道德修养和文学功底。
苏小小非常喜欢诗词,平时在家就是看书写诗,就这样她在西湖的山水滋养下和诗词歌赋的熏陶里快快乐乐地成长了。
像她这样的出生,还有如此疼爱她的爸爸,并且还能自由快乐地成长,想必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要的原生家庭吧!
在优质的原生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又会有何不同呢?

02家道中落——勇敢地面对
苏小小十五岁那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她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她虽然伤心,但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中,天天抱怨命运不公,而是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变得更加坚强了。她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搬到了西泠桥畔,住进了一栋小楼里。
苏小小最让人佩服的是,她在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无法承受之重时,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轻盈。
或许这就是原生家庭条件优越,并且富养出来的女孩子的优势吧!她在面对种种不如意的时候,会比别人多一份底气和勇气。而且她是在很多很多爱里长大的,所以内心就像住了一个小太阳一样,既可以温暖自己,也能够照亮旁人。
她内心强大,物质条件也是关键。因为父母给她留下的积蓄可以够她过一段时间的好生活的。
苏小小过惯了优越的生活,很快把钱花光了。面对当下的生活,她只有两条路选择:第一,嫁人,靠老公赚钱;第二,当歌伎,靠自己赚钱。
尽管,她有才又有貌,追她的人大把。但她知道,靠男人,不如靠自己。因为古代女子,没有独立生存、养活自己的能力,就没有话语权。所以苏小小选择了当歌伎,自己养活自己。
苏小小从容地面对困境,又能在困境中,不随波逐流,靠嫁人来维持生活,而是选择自己独立生活,这都离不开父母从小对她的教导。
她当歌伎后,人生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03我的人生——自重自爱、自己做主
苏小小选择当歌伎,卖艺不卖身——不以出卖美色换取利益。她在自己的小楼里举办文化沙龙,以诗会友,和各路文人雅士聊天品茗、吟诗作画。
因为她懂得自重自爱,所以来访的客人也都很尊重苏小小。虽然她自重自爱,但流言蜚语却不曾断过。
有人说她作为一个姑娘家行为太不检点了,有人说她打着谈论诗词的旗号勾引男人。但苏小小却从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她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都说才子配佳人,这不苏小小也遇到了她的梦中情人——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当朝宰相之子阮郁。两人情投意合,才子配佳人,羡煞旁人。可是好景不长,古代如果门不当户不对,家人是不会同意的,所以最终两人还是分道扬镳了。
在爱情方面,她用情极深,单纯天真,但却不是那种傻白甜恋爱脑,她知世故而不世故。为了爱情想不开自尽的,从古至今不在少数。但苏小小却没有如此,她明白无缘就不强求,她拿得起,也放得下。既然痛痛快快地爱过了,也就足够了。
结束这段感情后,她回归到原有的生活,又做回了那个西子湖畔的小仙女。

写在最后:
家道中落,从富小姐沦落到歌伎;以为可以守护一生的良人,却因门不当户不对而夭折。就这二点,相信大多数人如果遇上的话,肯定是难以跨过的,但苏小小却都跨过来了。
这都要归功于她的原生家庭,让她在黑暗中有明灯指路。由此看得出来,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且极其深远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其它九位女才子,这本《烈焰繁花少女时》就不要错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