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物体表面是医院感染病原菌存在的主要介质之一,因此物体表面的消毒显得至关重要。如果选择一种表面消毒剂进行物表消毒,它的杀菌时间需要10min,但是在擦拭过程中大约过了5min就干燥了,请问这种消毒有效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消毒剂干燥了会影响消毒效果呢?
我们来从消毒的机制说起。
消毒剂杀死病原微生物,根本都是作用于其蛋白质使其变性。众所周知,蛋白质作为一条多肽链通过α螺旋和β折叠形成二级、三级乃至四级结构形成一个高分子化合物,在微生物的生化代谢方面发挥巨大的功能。而广义的消毒、灭菌因子,包括化学消毒剂、饱和水蒸气、紫外线等都是作用于微生物的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受到消毒、灭菌因子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一般认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了改变或遭到破坏,都是变性的结果。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等。微生物内部的蛋白质一旦发生了变性,代谢就出现障碍导致病原微生物死亡。
现在我们知道了各种消毒、灭菌因子都能引起相同的结果——蛋白质变性。但是各种因子引起蛋白质变性的方式并不一样。就拿表面消毒剂来说,同样的水却在不同的化学消毒剂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一)无机化学物类的消毒剂
常见的医院无机化学物类的消毒剂主要是含氯消毒剂、氧化消毒剂、季胺类消毒剂,这类消毒剂发挥消毒作用必须有水参与。比如医院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反应形成有效氯——HCLO去作用于细菌,与蛋白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谓氧化还原也无非是得失电子的反应,需要水分子的参与。
NaClO+H2O=NaOH+HCLO.
形成的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HCLO+R-NH-R′→R-NCl-R′+H2O
同理,季胺类消毒剂必须在有水的情况才能发生电离形成有效成分,通过正负电子相吸引,使消毒剂分子与细菌、病毒蛋白质接触,产生杀灭作用。
在这类消毒剂的使用中,水分子发挥两种重要的作用,第一,形成有效的杀菌成分,比如次氯酸钠遇水形成次氯酸;第二,水分子作为消毒因子的载体进入细菌的内部发挥作用。
所以说,如果在消毒过程中,还未到杀菌时间就干涸了,说明缺少了载体——水,消毒因子也就停止进入细菌内部,也不会再有反应发生了,毕竟杀菌是需要过程。从这个层面上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在医院消毒方法当中浸泡要远远好于擦拭消毒。
(二)有机化学物类的消毒剂
常见的医院有机化学物类的消毒剂主要是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从之前提到的消毒机制出发,不掺水的100%乙醇或者醛类在蛋白质变性方面比75%乙醇或者2%戊二醛更具有强大的功效。如果你不相信,你认为是喝下100%乙醇或者掺了水75%的乙醇哪个更严重一些呢?因此单论蛋白质变性能力,肯定是有机消毒液的原液更胜一筹,所以,对于缺乏细胞壁以及细胞膜的病毒结构(核酸+蛋白质)来说,原液的消毒效果要远远好于掺了水的消毒液。那为什么医院普遍用到75%乙醇或者2%戊二醛来做消毒处理呢?
对于医院感染来说,病毒导致的感染只占到了不到10%,绝大多数的感染是由于细菌引起的。用不掺水的高浓度的有机消毒液去作用细菌,过高浓度会在细菌壁表面的蛋白迅速变性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从而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浓度过低,由于渗透压过低难以进入细菌内部,即使进入细菌,因为浓度太低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所以,适宜的浓度才是达到消毒的关键。
在这类消毒剂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水分子还另外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有机类的化学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原液是很容易挥发的,加了水之后延长了它的挥发时间,因为水分子很小很容易与这些有机物形成氢键造成两者的粘度增大。从这个方面来说,适宜浓度的消毒剂水溶液不仅可以有效的渗透到细菌内部,还可以延长挥发时间即增长了消毒作用时间。
如果在消毒过程中,干燥了,就意味着消毒的有效成分比如醛类、醇类已经彻底挥发到空气中了,没有任何消毒因子留在物体表面,也不会达到消毒效果。
从两类消毒剂的性质来看,如果从残留效应来看,无机类的消毒剂比有机类的消毒剂更好,因为不易挥发更容易发挥“余热”。
从以上的讨论当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两点,第一,消毒剂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适合的浓度才是最有利于杀菌。当然,笔者还是认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消毒浓度的提高,消毒效果也会显著提高,但是高到一定阈值的时候,反而会降低消毒效果。
第二,杀菌的持续时间,也可以说成消毒过程中的保湿时间(消毒剂发挥效果的真实时间)。保湿时间可以提供的接触时间应该大于或等于杀灭时间,即在消毒溶液干涸之前,表面上的病原微生物已经被全部歼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