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大学图书馆,
很多人会想到在校园中流传的各种版本的“鬼故事”,
而谈到美国大学的图书馆,
则会津津乐道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凌晨4点半。

尽管已经有人到哈佛实地走访后,
发现哈佛大学图书馆4点半是和NBA球星科比“凌晨4点的洛杉矶”一样的段子。

但人们依然愿意相信大洋彼岸的大学图书馆和我们不一样,
这代表了一种向往,
也成为很多人给自己打的鸡血。
虽然实际并无其事,
如果有人能从中得到精神力量,
也姑且算合理。

虽然4点半的梗有些夸张,
但中美大学图书馆的差别真的还不小,
这也是人们愿意“杜撰”二者不同的原因所在。


在国内大学的图书馆,
很多工作人员都被叫作“老师”,
他们也习惯以老师的姿态在服务学生,
虽然并没有什么权力,
但在服务学生时,
很大程度上还带着“没有这个书,
爱咋咋地”这样的态度,
一定是因为这个岗位上出过伟人的缘故。

但在美国大学的图书馆,
工作人员是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
一旦学生找不到想找的书,
工作人员不仅会再次确认、帮忙查找,
而且在确定没有后还会提供书籍的相关获取渠道以帮助学生。
美国大学的图书管理员的责任心,
不仅会让你吃惊,还会让你意外,
因为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帮你高效查找资料。

中国大学图书馆除了借阅、阅读功能,
最被看重的是有没有地方能泡一桶面,
而官方关注的是能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空间搞一些多功能厅之类的体面空间。
但在美国大学图书馆,
几乎每一个学校图书馆都设有写作中心,
专门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
而且无论是前期指导还是后期修改,
全都免费,
这也是为什么枪手在美国大学找不到市场的原因吧。
除了这个有如神助的功能,
美国大学图书馆还有很多让你意想不到的功能。
前方高能,
请托好你的下巴避免口水溢出来——裸体行为艺术,
呼吁人们尊重女性身体。
又或者男男女女开让人大开眼界的爬梯~
不过!
咱大中国的图书馆也有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占座!

且不论中美大学图书馆在高大上方面的差别,
单说美国大学图书馆能够提供教科书借阅服务,
就要甩国内大部分大学图书馆好几条街。
由此也可以看出,
大学图书馆不应该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
只有提供好了课内的服务,
才能更好地服务课外阅读需求。
除了学,还有吃,
很多国内的小伙伴到了美国会不习惯,
因为美国很多大学的食堂会单调地可怜。
与国内四川小炒、安徽板面、东北乱炖、广式腊肉饭这些大学档口相比,
美国大学的食堂则非常简单——沙拉、蔬菜、蔬菜沙拉。
但部分大学也能够看到除美国食物之外的其它国家美食,
在外包经营的档口,
可能会找到不那么正宗的家乡味道,
但总算有,
在华人留学生较多的大学,
还会找到不少中餐档口。



美国大部分学校已经进入了不管吃不吃先交钱的模式。
一般在学期开始之前,
便把一学期的饭钱先交了,
所以整个学期都是自助餐。
但也有大把的人对此并不习惯,
尤其是国内来的小伙伴,宁愿吃泡面,
也不想在学校的餐厅浪费时间。



吃完泡面吃从国内带来的火锅底料,
吃完火锅底料还没到回国的时间怎么办,
也许会去食堂把学期开始的钱往回吃一吃,
也许会走很远去找中餐馆。
更多的人选择了自己做饭,
从不会炒西红柿鸡蛋,
但能hold住大餐,
留学果然很锻炼人。

我们不一样,但都各有千秋、利弊占半。
但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在国内读书时向往国外的自由自在、到国外读书时又想念国内的苦逼生活”,
我们能做的,就是正式这种不一样,
然后让自己在任何一种环境中都能感到好玩。
-end-
ID:laorenniha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