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05-29跳读一本书

2023-05-29跳读一本书

作者: 黑雨赋能 | 来源:发表于2023-06-01 07:26 被阅读0次

    聪明的阅读者,不会拿到一本书就从头到尾读完,往往会跳读。

    不过我猜,一听到“跳读”你可能会一皱眉。

    因为跳读常常被当做歪门邪道、投机取巧。

    我们的阅读习惯大多数都是在学校养成的,那个时候读的是课本,每篇课文都要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读,甚至要反复朗诵、全文背诵。

    等到长大了,拿起一本书,还是会感觉,这么一本人类智慧的结晶,我要是不一字一句认认真真把它看完,既对不起作者,也对不起自己,连小学语文老师都对不起。

    那么,既然用“跳读”这个词,容易引发这么大的愧疚感,那我们不如换个说法,叫“抽样阅读”。

    “抽样”是个统计学术语。

    一般咱们都是从新闻里听到的多,想要研究一个问题,比如全国人民是喜欢吃米饭的多还是吃面条的多,没法给14亿同胞一人打一个电话问问,就要选择一部分人作为样本,从部分的结果去推测全体的态度。

    跳读,其实就是对这一本书中的文字去进行抽样调查。

    这还真不只是换个更好听的说法,统计学积累的大量经验和方法,就能为我们所用了。

    统计学常见的有八种抽样方法。

    第一种叫“整群抽样”。

    就是从总体中成群成组地抽取样本。

    应用到阅读中,就是把一本书的篇目划分为几个部分,挑选一个部分来阅读。

    《聪明的阅读者》这本书,翻开目录,一共十一章,分成三个部分:

    《阅读的科学》《阅读的技法》《阅读的选择》,你说我对认知科学在阅读中的应用最感兴趣,那你就先挑出第一部分来阅读,看看能不能说服你。

    这就是整群抽样的方法。

    另一种方法叫“分层抽样”,就是将书中内容分成核心章节和边缘章节,我就先读核心章节,判断这本书的价值。

    我还没有读,怎么判断哪些章节是核心章节呢?

    这里分享了一个小技巧,看这本书后边列出的注释和参考文献。

    找出作者引用文献最多的章节,因为这些章节作者原创贡献最高,说自己的研究多,说别人的研究少,更有可能是核心章节。

    这两种方法都比较适合学术性强、逻辑性强的信息型书籍。

    如果是诗集、散文集,篇目都比较松散,那你大可以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

    比如一本书里边有20篇,我就读第一篇、第六篇、第十一篇、第十六篇。

    抽样阅读最好去读一本书20%的内容,这样更好给一本书下判断。

    这是对一本书的抽样调查。

    由此推而广之,想要了解一位作者,我们也不用把他的全集读完,可以先读他的几本著作。

    想快速了解一位作者,应该去读他的三部著作:

    成名作,这位作家第一部引起关注的作品,一般是在他写作生涯的前期;

    代表作,最能代表作者实力的作品,一般是在他写作生涯的成熟期;

    巅峰之作,作者写作水平最高的作品,一般出现在他职业生涯的中晚期。

    一般的作者有一部成名作,多部代表作,代表作里边最好的那本就是他的巅峰之作。

    比如著名的认知科学家、科普作家史蒂芬·平克,他的成名作是《语言本能》,代表作有《心智探奇》,巅峰之作应该是《当下的启蒙》。

    身处在今天的读书人,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书太多,时间太少。

    仅仅在中国大陆,每年新出版的图书就超过20万种。一个人天天什么都不干,就是读书,一天读一本,一年下来大概也只能读完新书的1%多一点。

    更何况还有之前积累的那么多好书。

    所以,用更短的时间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少花时间在那些不值得阅读的书籍上,把时间放在好书上,这是这个时代,聪明的阅读者必须修炼的技能。

    但我确实很忙,一年真的没有什么时间读书,把时间放在哪些书上最合适呢?

    给这些特别忙碌的人一个极简的建议:

    如果你一年只能读十本书,建议先从你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七位专家,一人一本,读他们最好的著作。

    在此之外,找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读一本他的小说;

    找一位历史上的伟人,读他的传记;

    找一位伟大的诗人,读他的诗集。

    这样就能很好地平衡工作与休闲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5-29跳读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n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