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

作者: 晓行漫舞 | 来源:发表于2022-09-07 23:44 被阅读0次

    有一件更使我欣喜的事——新网师专业阅读与写作课程第一次上课,本节课由全国著名教师李镇西老师解读他的著作《重读苏霍姆林斯基》。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迷惑不解他写作的意义,读重读苏霍姆林斯基哪有读原著来得过瘾,就像吃别人嚼过的东西一样索然无味,每一篇内容都有节选苏霍姆林斯基原著的文段,联系外国先进基础教育事例和中国当下的教育实况比较,到底几个意思呢?今晚听过直播知道了李镇西老师写作的一片苦心,想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重新审视中国当下的教育教学,给中国教育和工作者带来启示,这就是《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而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见分晓的。你所做的、所说的和使儿童接收到一切,有时要过5年、10年才能够显示出来。”认识到这,我们现下教育就不在盯着三年中考、五年中考,把教育评价的眼光投向未来。因此,李老师写的这篇名为《把教育评价的眼光投向未来》的内容是这样的。开篇写李老师带领已经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学生参观24年前在锦江边栽种的银杏林风景,引出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滞后性,和苏霍姆林斯基“有时要过5年、10年才能够显示出来”思想相吻合,因此教育评价应该有一定的“延时性”。

    接着写了两次赴乌克兰的帕夫雷什中学参观学习,从他的教育著作里印证跟踪观察和持续思考学生十年乃至几十年,忠告老师尽量避免所谓的“即时评价”,而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延后评价,甚至根本就不“评价”。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而是由分数引起的成功感而带来的幸福,才是目的。

    然后简单介绍我国教育现实,抓分数,抓升学率,(不过通过双减不断落实,逐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介绍了丹麦的基础教育对儿童心灵的尊重,科学教育思想的普遍性。最后李老师根据中国基础教育现状,依据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可操作性措施,启示中国教育者把教育评价的眼光投向未来,“不妨碍我们建立学生发展档案和成长追踪机制,以某种合理科学的‘核算’对一个教师进行整体性评价,这种评价不一定直接作用于教师具体的绩效或职称,但完全可以作为教师的某种荣誉而载入其业务档案和学校荣誉室”,“今天的教育‘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见分晓’后,会更加全面而从容地对待每一天的教育,让每一位教育者不只关注孩子中考或高考的分数,也关注孩子一生有用的精神品质和生活习惯,也就是说,不只关心孩子的现在,也把目光投向他的未来,站在未来的高度从事今天对教育——‘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未来的人,他才不愧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家。’”

    这就是作者写作的最终目的吧。我终于由疑惑重重变得豁然开朗,心里好欢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欣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pn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