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斥印广邪师的未证言证、谁让你修了,谁让你证了】:妄心与真心是什么关系,佛经中多有开示和讨论,我们也可以一步步把相关的经文拿出来学习讨论探索,这是非常好的事。
学友将妄心认作真心,这种错误也非常常见。
读《金刚经》和《心经》,稍不留神,解义稍有差错,就容易犯这种错误。
我们无法站在佛的境界上来看真心与妄心,因为我们现在就是凡夫。虽然有人可以说,凡夫者非凡夫是名凡夫,要知道,语言上说得再漂亮再无隙可击,也是无用的,凡夫还是凡夫。
这就是我们凡夫学佛不能把自己安放在“佛的角度”上看问题理解问题的原因。
我们只能从现在出发,从可以把握、可以理解、可以证悟的法门出发,才能到达彼岸。
如果反过来从果上出发,就会把如果第一义谛变成我们意识范畴的有为法了,变成我们意识范畴内的真与妄了。
学友提出的问题,无法用一段文字就能分析清楚,只能从头一点一点抠。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怎么理解呢?
1. 物质世界现象是我等众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触的现象,你看不穿面前的墙壁,你的身体也无法穿墙入壁,因此对众生而言,色不是空。
2. 你从面前的虚空,或者一个空的坛子中,是无法凭空抓出一把黄金的,因此对众生而言,空不是色。
3.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却颠倒过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
4. 你是因为先相信观世音菩萨再相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呢?还是先相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才相信观世音菩萨?
5. 如果你是因为相信观世音菩萨就相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是因为你不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 如果你是因为相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才相信观世音菩萨,那么是因为你先颠倒了。
7.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世俗中就是颠倒,「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胜义中才成立。
8. 如果你说我就是在胜义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那么你又颠倒了,因为你现在就是凡夫,怎么可能在胜义中说法呢?
9. 如果你说我不是凡夫,那么你就是大妄语了,《楞严经》说得明明白白。
10. 因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是让我们来说的,而是让我们来观照的。而且不是用肉眼来观,亦非不用肉眼观。用肉眼观只是一个“引子”,以引出众生的清净六根。
11. 如果观察色之现象在虚空中依因缘法义成住坏空生灭不已,花开花落,云起云涌,自己身体的新陈代谢,血液奔流不息等等,这些现象都不是混乱的,亦非不混乱,是什么力量在虚空中产生如此无尽的色之现象呢?是虚空自己产生的吗?肯定不是,否则你应该就能经常从虚空中抓到一把黄金了。产生的这些现象,才说产生,却已经刹那消失变化,它回到虚空里去了吗?也不是,如果有回,则会有来,而且会成不灭之义,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12. 色既不回虚空,也不从虚空中出来,那么就应该是“色即是空”了,问题是如果“色即是空”了,我们应该只能见空,怎么能见色呢?
13. 现在既然已经见色了,并且解释不了“色即是空”,那么只能又“空即是色”了,但问题是如果“空即是色”了,我们在虚空中就应该无法动弹。
14. 因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个即是,不是我们语言文字上理解的“即是”,而是以观自在观照法门,观察到妄心的功能,依真心之体(不要简单理解为一个有形之体),所起的作用,这些作用是因果法尔自然,这些作用以影相但落在众生的妄想执着分别上,即成色。而众生的妄想执着本妄,所以「色即是空」,虽然众生妄想执着为妄,但既已成执着,就必然有作用并成因果法尔之影相,因此「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你空了吗?否。因为你无法在这句话上空,否则「空即是色」无法成立。「空即是色」,你见到过虚空中无端生出一个物或一个人来吗?否。因为空无法生色。
15. 不回到初初,怎么能到达究竟。不回到观自在的观照上,怎么能破掉无明妄想的执着,不破掉无明妄想的执着,怎么能“见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世俗上说空不空,无异于抓住尾巴想像大象就是一根绳子。
佛陀把一切真相都告诉了我们,不过却淹没在我们自己的妄见之中,没有发现佛法的奥妙,却把佛法变成了自己的一种执着。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