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很反对心灵鸡汤类的文字和故事。从我对人和事物的理解,我感觉心灵鸡汤的真理背后,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东西,甚至能嗅到一些精神毒品的气味在里面,但无法清晰言说:那种反感在那里,我亦无从用我熟知的心理学理论去解释它。
在仔细品读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等个体心理学的著作。几十年来困惑自己的问题似乎又明晰不少,对自己的理解也更深一层,同时对心灵鸡汤带给人们的可能伤害,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总有很多人对自我价值的问题产生误解,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有一位来访者,是为要强的40岁职业女性。近几年来一直身处焦虑和抑郁状态,并伴有很严重的失眠,还存有很强烈的强迫症状,从28岁开始,他就有了严重的洁癖,他的日常症状,一开始怀疑自己的丈夫可能有外遇。总是去翻查丈夫的信息,二是对孩子会有控制不住的怒火,总想掌控孩子的一切。此外对以往的闺蜜也甚少邀约,因他碍于自己一直以来大姐大的身份,无法去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觉,怕被别人耻笑,他感觉自己很孤独。
生活中,他是一个对所有人都非常好的人,甚至能够把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打理的有板有眼。井井有条,他是个“好人”,有强烈的同情心,但也有好人没有好报的抱怨,他会抱怨被人欺骗,被朋友利用,甚至在遭遇到情感背叛的时候萌发了轻生的念头。
讨当讨论到自我价值的问题,他告诉我说:“我感觉自己一直不如别人,我怕自己对别人没用,”去看看他的人际关系,似乎总有着某种纵向的规律: 我要高于你,或者你高于我。没有一种关系体验是我不出众,但很平等的合作式关系,所以,他感觉孤独。在关系中一旦失去优越体验,她就会有“我没有价值”的感觉,就会有担心关系瞬间崩溃的恐惧产生。
或许如果这位女士能够在更早的时候阅读到这本书,便可以终结他用牺牲自己,讨好他人的获得价值感的变态模式。而从自身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感,阻断自卑情节体会到共同体感觉从良好的关系中发现自己的存在。
当然,也唯有在我们发现自己价值的时候才具备的让自己真正自主和自由的勇气。
读这本书他加深了我对人性的理解,同时帮助我发现了隐藏在意义深处的又一直影响着我的“自卑”,让我抗拒改变的“借口”,无形循行。原来,我们一直在缺乏勇气让自己过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