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这里郑重的讲到一本书《历史的教训(The Lessons of History,by Will & Ariel Durant)》。书出自杜兰特夫妇之手。
杜兰特早年在中学任教,写书介绍古典哲人的思想,一举成功,财富自由。与他的学生阿莉尓成婚,环游世界,用一辈子写了《世界的文明》,晚年拿到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杜兰特夫妇笔耕终生,笔力自由、丰富、雄健,阅尽世事后,态度从容、通达、智慧。这么一对单纯的人,过了单纯的一生,写出来的东西如此通透,只能说真是了不起。
他们不一定懂进化论,肯定不知道什么叫大数据,经济学没学过,数学就跟别提了,但达到的思想深度和广度,跟全部精通后写出来的一样。说明通向智慧的路不止一条,在顶端相通。
我们能从历史学中学到什么?
一、一切皆有可能,黑天鹅事件常常发生,没有什么必然。
熟识历史,使我们知道人这种动物干得出什么事情来,使我们对未来更有想象力。普通人要么不够了解历史,要么遗忘了历史,所以失去了对未来的想象力。
二、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押韵。
这句话出自马克吐温。
历史不会重复,因为环境始终在变化,自然界和社会不是个封闭系统;但是历史总是押韵,是因为相对于我们所知的人类五千年历史,人性不变。
多少人试图超越自身,每个人有多少几率超越自身,无从事先确定。我们只是大体知道,最黑暗处会有光明,极光明处黑暗滋生,仿佛在循环,但也只是过去了才能确认。
三、人是靠不住的,制度也是。
单一策略解决不了人生难题,必须要使用混合策略。一味的善意并不能造就大同世界,一味的自我牺牲只会将你作为良币驱逐出市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同样的,一味地榨取贩卖也行而不远。你得有时宽容有时严苛,有时忠诚,有时离心;有时为鹰,有时为鸽。至于各占多少,什么时候做什么?岳飞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没有标准答案,看着办。
所谓制度是靠不住的,因为制度不能保护自己,保卫制度还要靠人。但是如果人心涣散,士气衰竭,道义受疑,再好的制度也会衰竭,直至精疲力尽,野心家过来轻轻一推,应声而倒。
四、养成历史感。
现代人看历史可以用两把尺子:第一把叫“绝对的尺子”,就是用今天的观点去度量过去的人和事;第二把尺子,是回到过去,回到历史人物做当时那件事的场景中,去衡量我能不能比他们做得更好。
所谓历史感,就是你要多想想,如果你总是用今天的标准来要求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你可能会不断的改写历史,直到历史只剩下今天这一段。
在对数坐标系里,历史才会呈现出本来的面目,也就是在历史上活过、挣扎过、死掉的人们在当时所面临约束下取得的成就。
将自己置身于对数坐标系中,你会想,如果你是历史上的他们,处于他们所处的时空,面对他们所面临的现实,你能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最后,给大家念一段《历史的教训》:
我们今天所传承的遗产比此前任何时候都更为丰富。它比古代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丰富,因为包含了它以后的希腊文化精华;比达芬奇的丰富,因为包含文艺复兴和其他巨匠;比伏尔泰的丰富,因为包含了全部启蒙运动的结晶。
如果历史有进步可言,那不是因为我们生下来比前人更健康、更美好、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降生于更丰厚的遗产之中,被更高的底座托起,以此前知识和艺术的全部成就为基,随着它上升。
所谓历史,就是这遗产的创造和记录,而所谓进步,就是他的拓展、保存、传承和使用。
过往不再只是一连串灾难记录,历史学家也无需哀叹在人类存在中无从找到意义。
【感】
今天这篇其实跟昨天的《为什么总感觉上一辈比较蠢》在讲一件事,除了智力的进步以外,我们今天的教育普及程度跟上一辈简直天差地别,甚至90、00、10后出生的孩子比80、70都更具时代优越性,你知道我们上高中的时候,网上根本找不到任何教程吗?
你知道我们当初想要学一门技能需要多么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吗?
现在的孩子们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有大师跟你谈山高水远、讲人生哲学,这真是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思】
依稀记得几年前听罗胖解读晚清的历史,他说,虽然我们后人看那一段历史很多事情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但是如果你真的深入那段历史,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那个条件下做了相对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而我总是为未来世界热血沸腾,从没有着眼研究过历史,真是一大堆瑰宝放在面前,我一笑而过。
只有我们自己能赋予历史意义,如果幸运,我们偶尔还能超越死亡。
【行】
总觉得时间太少,想学的东西太多,好在每天日拱一卒,每次日更都是我最快乐的时间,跟王烁思想碰撞、深深的认同感,这正是互联网时代送给我们最大的礼物。
以上干货内容来自大师课《三十天思维训练营》(名字平平无奇内容含金量极高),请在得到app购买正版课程,感谢王烁老师带来的精彩讲解。
网友评论
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
站在历史的角度和更高的纬度看世界,我们有重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