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发乎情,不止于“理”。
爱是不讲“理”的,是讲不清“理”的。
但又正是因为爱,不得不讲讲“理”。
今天看了电影《我是山姆》。
电影讲述了一位智力仅相当于一个7岁儿童的父亲抚养自己的女儿露西,并与当局者争夺女儿的抚养权的故事。
我很感动于父亲山姆对女儿深沉的爱。
他和别的父亲“不一样”,却能常常陪伴孩子,懂得平凡的道理。他带她去公园玩;睡前一遍又一遍地讲故事;他很希望孩子能回到他身边,可是他不愿意让孩子为此而撒谎。
我也感动于小女孩露西对他父亲说:“我很幸运,别的小朋友的爸爸都不会陪他们去公园。”;以及为了保护父亲的自尊:“因为你不会读,所以我也不想读。”;
看完这部电影,大家会感慨万千。
感慨爱是本能,善良是天性,无关乎智商;
感悟到要平衡工作和家庭,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而我的最大感受是:爱是发乎情,又不止于“理”。
山姆很爱他的女儿,却也渐渐明白自己的能力难以给露西更好的未来。
所以当露西的养母将孩子抱回给山姆,山姆对她说:“她也需要个母亲。你就是她生命里的红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8092/34abd7dd9b9b293f.jpeg)
我们常常浪漫地把内心热烈的情感奉为至高无上的,认为深情能破除万难,有情就有了一切。可是生活仅有情感是难以维续的。
爱是情与理的平衡。
山姆光有一颗爱她女儿的心是不够的,他必须得面对自己能力有限,难以给女儿更好的未来的现实。
爱发乎情,不止于“理”。
正是因为山姆对女儿深沉的爱,所以他理智地接受了与露西养父母的共同监护。
深沉的爱不是盲目的,是清醒的,理智的。
《印度合伙人》中也展现了关于爱的抉择。
男主人公克希米为了结发妻子的健康,走上漫长的学习制作护垫之路。
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和自身频频受挫的困境,一位美女帕里愿意成为他的第一位顾客,帮助他化解困难并鼓励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他们的爱情也在一路波折中萌芽。
当拉克希米逐梦成功,他妻子的电话打来,让两人面临着是相守还是离别的抉择。
帕里尽管很爱拉克希米,但她明白,如果他和她在一起,他脸上那纯朴憨厚的笑容会消失。所以她假装轻松阔达地对拉克希米说根本不爱他。
结尾一个很令人感到心酸的情节是拉克希米将硬币一个个放进帕里的手里,然后哀伤地碎碎念着转身离开:“你是第一个(顾客),你是第二个,你是第三个,你是……”
我们总是歌颂和感动为爱抛却一切的轰轰烈烈的爱情;
却忽略了对于爱情的千般无奈,不是不勇敢,是明白爱是希望对方能够更幸福快乐。在一起,不一定是最好的结局。
这是最清醒的爱,这是最深的爱。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执着于爱情,并为此抛弃了家庭和心爱的孩子。最后在患得患失中卧轨自杀。
爱与不爱,如何去爱,都是人生最难解的题。
谁又能有资格去为他人指明呢?都不太明了吧。
只不过是在纷纷繁繁的他人的人生中为自己的人生看到多一种可能和选择。
爱是发乎情,不止于“理”。
爱是不讲“理”的,是讲不清“理”的。
但又正是因为爱,不得不讲讲“理”。
网友评论